濱醫附院:為雪域高原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

一次高原行,一生青海情。一批又一批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援青醫護專家,用自己的仁心仁術,譜寫著魯青兩地深情和中華民族血濃于水的一家親,書寫著奮斗在雪域高原的動人故事。
下面,一起來看來自青海祁連的報道。
01
五大中心
讓祁連群眾家門口享受省級三甲醫院服務

為避免當地百姓舟車勞頓之苦,方便群眾就醫的同時,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省級三甲醫院的服務,7月11日,濱祁消化內鏡診療中心、濱祁遠程影像會診中心在祁連縣人民醫院揭牌成立。
“祁連縣人民醫院內鏡室去年全年的工作量不足250例,從今年3月到現在不足4個月時間,我個人已完成260余例,超去年全年工作量。”援青醫生、濱醫附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健說。

3月9日,包括王健在內的濱醫附院新一批“組團式”援青醫生到達受援地青海省海北州自治州祁連縣,他們克服高原反應,迅速進入角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到祁連縣人民醫院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中去。
青海省高海拔、高寒、缺氧的地理環境,導致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腫瘤發病率為246/10萬,年發病人數約為11300人,其中胃癌發病率居全國首位,食道癌、肺癌發病率在全國也較高,且腫瘤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
“濱醫附院消化內科在上消化道腫瘤的人群篩査、早期診斷、精準治療以及全程隨訪等各方面,初步探索形成了‘篩、診、療、訪’四位一體的上消化道早癌診療新模式,來到這里后,我發現濱醫經驗完全可以祁連復制,在一起援青同事和祁連縣人民醫院同事的幫助下,濱醫模式在高原播種生根,僅僅3個月已經篩查出5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王健說。
王健在工作中發現,祁連縣人民醫院內鏡室消化道早癌診斷技術相對落后,內鏡下微創治療未全面開展,導致大量消化道出血、結腸息肉、胃息肉、消化道早癌等相關病人,均轉診之外院就診,在嚴重影響醫院科室的發展及診療的同時,更給當地群眾帶來諸多不便。
在濱醫附院的全力支持下,濱祁消化內鏡診療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提供耗材支持、人才培養、技術支持、遠程會診等模式,形成濱醫早癌模式一帶一路雛形。
聚焦高原多發病,協調設備和醫療資源,打造當地重點專科。2020年成立了濱祁肛腸微創治療中心,在基本滿足當地醫療需求的同時,遠在青海省會西寧、甘肅張掖等地的病人慕名而來。
濱祁肛腸微創診療中心,使同樣疾病同質化手術在祁連的費用是在西寧、張掖就診手術的住院費用的十分之一。
“作為對口支援醫生,我們會有離開的那天,成立診療中心,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并進,變輸血為造血,我們的目標,就是為這里打造和留下一支醫療隊。”王健說。
02
三個一工程
打造“帶不走、留的住、能戰斗”的醫療隊
三年來,濱醫附院共派出4批“組團醫療”專家,結合起祁連縣的衛生醫療狀況,創新實施了“三個一工程”,即每名援青醫療專家“帶動一個科室專業發展、培養一名骨干醫師、培養一名骨干護士”,根據科室專業發展情況、每一名學員的要求,由帶教專家制定培訓計劃,量化培訓、教學標準,切實提升帶教質量。同時,每一名專家同祁連縣人民醫院專業科室之間“結對子”活動,建立長期幫扶關系。

援青醫生、濱醫附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邢成顏來到祁連縣人民醫院后,每天審閱當日全部DR及CT影像檢查圖像和報告,發現問題及時提出,他在工作中注重講解帶教,根據同事們的提問以及報告審閱時發現的問題,針對性地講解閱片的方法、技巧,影像解剖基本知識,常見病的基本征象。他創建了放射科病例資料庫,促進了科室整體技術的提高。濱祁影像遠程診斷中心的成立,為濱醫附院和祁連縣人民醫院兩院放射科聯系奠定了基礎。
援青醫生、濱醫附院門診部副主任王琳在院感和疫情防控方面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入青后,她和援青醫生們和當地同事一起深入調研,根據3月份我國新冠疫情多點散發的現狀,結合青海省疫情防控的要求,修定制定新冠疫情防控制度和流程56項;線下及錄制疫情防控視頻培訓3次;聯合醫院疫情防控小組先后21次對醫院大門口雙碼查驗及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核酸采樣點、新建傳染病樓、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等重點科室進行聯合及專項檢查,不斷優化改進工作流程,規范值班人防護及操作。
在長時間工作中,祁連縣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兼內鏡中心主任先巴才郎與濱醫附院援青醫生們建立了深厚感情:“來自濱醫附院的老師們能力強,業務熟,在他們的幫助和帶動下,我們醫院整體醫療技術迅速提升;他們醫德高尚,對病人無微不至,很多家屬送來錦旗表示感謝;雖然他們都是專家,都是我們的老師,但他們謙虛、勤懇,每天加班加班,讓我們敬佩不已;他們不遠數千公里來到這里,克服高原反應,克服語言交流不便,他們,都是我們的榜樣。”
03
一次高原行,一生青海情
用行動書寫魯青兩地深情
高齡患者的骨折手術一直是外科的困擾,如保守治療,其致殘率和致死率很高,但手術難度很大,麻醉風險極高。今年3月19日,來自濱醫附院的麻醉醫師燕厚永等援青專家,為91歲高齡的患者進行了半髖關節置換術,創下祁連縣最大年齡麻醉手術記錄。
胃腸鏡檢查是檢出胃腸腫瘤的首選手段,在很多人的眼里,做胃腸鏡檢查就是“活受罪”,王健和燕厚永密切配合,優化無痛胃腸鏡流程,開展內鏡早癌篩查工作,讓患者“做個美夢,就完成檢查。”今年3月12日,他們開展首例消化道息肉內鏡下冷圈套技術,為胃腸道息肉患者解除了后顧之憂,創造了無數個當地醫院的第一和記錄。
祁連縣很多農牧區民看病難,衛生保健知識較差,為了深入貫徹山東援青管理組“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工作要求,來自濱醫附院的援青醫生們定期不定期開展“大愛高原、巡回醫療”活動。祁連縣域內都是蜿蜒崎嶇的盤山路,最遠的央隆鄉距離縣城約200多公里,海拔近4000米,需要提前4小時出發。“有一次因山路上有積雪難行,參加巡診的隊員徒步推車前行,堅持完成巡診工作,等回到駐地已是深夜。”濱州援青管理組黨支部醫療黨小組組長、祁連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援青)楊維波說。
在青海期間,濱醫附院的援青醫生克服高原反應,踐行魯青一家親,用真心交流交往,用真情服務群眾,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長,開創性的投入工作,架起了濱祁兩地友好往來的橋梁,贏得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贊譽和充分認可,濱醫附院援青醫生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來自山東的“曼拉(藥師佛)。”

祁連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珠艷對濱醫附院長期以來對祁連縣衛生健康工作的幫扶表示感謝,她表示,2019年以來,濱醫附院每年派出組團式援青醫生來祁連幫扶,他們克服困難、主動融入、奉獻高原,不但教技術、帶隊伍,還在疫情防控和專科建設上作出了突出貢獻。
來源: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猜你喜歡
- 濱州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落實人才強市戰略,擦亮“濱周到”品牌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13:09
- 山東濱州攜手河南新鄭 積極落實黃河國家戰略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13:09
-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第三批山東省景區化村莊擬入選名單,惠民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13:09
- 全國金獎!濱醫附院在第七季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全國醫院擂臺賽斬獲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13:09
- 走在前 開新局|濱州:既要頂天立地,又要鋪天蓋地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13:09
- 濱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支部榮獲“市直機關五星級黨支部”榮譽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13:09
- 惠民萬達廣場項目開工奠基儀式舉行
- 評論() | 分享08月16號 13:09
- 山東省農村“一村一年一場戲”免費送戲工程2022年現場會在濱州召
- 評論() | 分享08月15號 16:10
- 鄒平:支部領辦合作社開辟鄉村振興新路徑
- 評論() | 分享08月15號 16:10
- 濱州市大數據局開展“數字強省·數繪濱州—走進濱州數字化名企”
- 評論() | 分享08月15號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