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風華正茂的年齡,名牌大學畢業的占美麗,本來應有著一份體面工作,卻只身一人毅然決然的選擇來青島與“垃圾”相伴,成為了環境工程系唯一一個直接和垃圾零距離接觸的女生。12載、4000多個日夜,她用那份執著、鑒定的信念,在這個“臟亂差”的工作崗位上默默付出,為青島市市民們的美麗環境無私奉獻著。

資料圖資料圖

  無數次落淚,無數次微笑,日夜來回于垃圾場,與臟亂差的垃圾打交道……她就是微笑青島第二期的主人公占美麗——青島市小澗西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總工程師占美麗:親切的微笑,一雙會說話的雙眼,12載如一日的堅持,她用微笑向所有人證明了“她可以!”

  “美麗”青漂:在“垃圾堆”找到了人生價值

  第一次見到占美麗,僅僅1米5左右的嬌小個頭,操著一口南方口音普通話,但是那雙炯炯有神的雙眼以及無時無刻不掛在嘴上的微笑卻深入人心。12年前,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她,本該有一份得體的工作,常陪伴父母左右,但是不服輸的她卻希望能夠學以致用,做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在小澗西、在“垃圾堆”里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她說,“從事何種工作、何種崗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準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坐標,在平凡中積累,在磨煉中超越,心中一定要有一個夢想,朝著它不斷前進,這個過程就是美麗的。別人不愿在又臟又臭的垃圾場干活,我偏要干!我要讓所有人知道,環衛工人是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就是抱著這樣的心理,2002年大學畢業的占美麗只身一人來到青島做起了“青漂族”的一員。

  青漂的頭一年并不那么簡單,初來小澗西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也是處置場剛剛成立2個月的時間,一個僅僅只有10幾個工作人員的處置場卻要承擔處理青島市幾百萬市民垃圾的重擔。對于是新人同時又是“元老”的占美麗來說,這個挑戰無疑是巨大的。每天滿眼面對的都是垃圾、整天在身上飛的蒼蠅,車一過到處都是的揚塵、一旦碰到怎么洗臭味都去不掉的污水……一直到半年多以后,占美麗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每天都要和他們打交道。對于愛美麗的她來說,也有過一些動搖,她說:“剛畢業的年齡正是愛美的年紀,但是因為工作性質決定了,沒有辦法穿好看的衣服,弄漂亮的發型,就更談不上畫上美美的妝容。”

  一次,一名工人師傅沒按要求鋪設防滲膜,占美麗便批評了幾句;工人不服氣,大聲說:“你有什么了不起!名牌大學畢業的,還不照樣在垃圾場干活?我要是你,早走了!”聽到這話,占美麗怔住了,淚水默默地流了下來。但是也正因為那顆不服輸的心理,讓占美麗暗暗發誓:“別人不愿在又臟又臭的垃圾場干活,我偏要干!我要把知識和智慧,播撒到垃圾場的每一個角落;我要讓所有人知道,環衛工人是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就這樣,占美麗以場里唯一一個女生的身份一路堅持著,這一下就是12年。

  “美麗”微笑:淚水、汗水換來了肯定

  人生能有幾個10年?對于占美麗來說,這12年不僅讓她成長了,更讓她收獲了愛情和事業。但是有收獲也會有遺憾,來青島的前三年,父母并不知道占美麗的具體工作是什么,直到2005年占美麗獲得“感動青島”十佳人物稱號時,抱著與家人分享這喜悅的一刻的心情,占美麗將獲獎的經過錄了下來,但是當父母來青島看到視頻時,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因為父母這才了解到女兒的工作與當初跟他們描述的差距有多么大,他們更多的難過、擔心和心疼。雖然來自農村,但是占美麗從小也是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的長大的,父母怎么也沒想到女兒會選擇這樣的工作。

  即便如此,提及這份工作,占美麗那抹親切微笑也始終掛在嘴上,能夠看得出來,占美麗是發自內心熱愛這份工作。說起艱苦情況,占美麗告訴我們,夏天,為尋找最佳滅蠅方案,她連續兩周吃住在填埋場;為嚴格控制規范填埋作業,她已記不清掉進滿是垃圾的污水坑里多少次,又有多少次帶著滿身臭氣沖進澡堂。

  類似的苦,占美麗不是沒有吃過。大學期間,家境貧寒的她曾勤工助學,在學校閱覽室里擦書架、拖地,不止一次碰到過同學。“可我從來沒有自卑感。”她說。

  這種心態來自一個貧窮卻樂觀的家庭。在父親不幸腰部受傷后,整整7年,占美麗的媽媽靠挑河沙養活家人。“在那段最艱苦的歲月里,媽媽教會了我: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什么事只要認準了,竭盡全力去干就一定能干好。”

  “美麗”成就:源自熱愛工作

  12年來,占美麗不僅通過自己自身努力獲得了青島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的碩士學位,還在充分發揮自己所學,先后完成了《青島市餐廚等有機垃圾厭氧消化應用技術研究》、《污泥與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堆肥資源化處置研究》、《青島市城市生活垃圾生化處置研究》等多項課題。這也為青島市城市垃圾的多元化處理奠定了扎實的實驗基礎和可靠的理論依據。也因為個人的種種表現和努力,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感動青島”十佳人物、青島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談及為何會如此努力并作出了這些成就時,占美麗說,“在填埋現場,每天看著3500噸的原生垃圾包括塑料、玻璃、金屬等資源全部埋于地下,我很心疼,心想為什么不探索垃圾的多元化處置方式呢?于是,一個念頭萌發了:成立科研實驗室,專門研究垃圾的資源化處置。就這樣,一間只有我一個人的實驗室成立了。實驗過程中,每天都要將備好的惡臭難聞的餐廚垃圾分批放入實驗設備中,發酵產生的刺鼻難聞的有毒氣體經常熏得她頭暈腦漲。”

  一次分揀餐廚垃圾時,找來幫忙的一名工人看了一眼要干的工作,嘟噥了一句:“我一輩子也沒干過這么臟的活。”轉身就走了。占美麗也已習慣這樣的拒絕,她和留下來的一名工人用手從垃圾堆里扒拉出了3大桶餐廚垃圾。挑選后,又在橋洞下用刀剁碎,以達到實驗需要的尺寸。垃圾的惡臭讓幫忙的工人嘔吐了好幾次,而占美麗也分不清臉上流的到底是汗還是淚水。

  其實在這12年間,占美麗經歷過因公司經費緊張,年薪不到兩萬元的時段。也經歷過北上廣一些企業高薪挖她的利誘,盡管工作條件、工作環境比現在優越得多,但是占美麗從來沒有動搖過。因為她深信,人生的深度和廣度并不是以擁有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不論從事何種工作、何種崗位,重要的是如何在崗位上挖掘美的閃光點,找準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坐標。她微笑著告訴我們,“這份不動搖也來自于對“垃圾”的那份責任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制造者,但是做一個扔垃圾的人與處理垃圾的人,那份心情是明顯不一樣的,真正做這份工作之后才感知到它的重要性和使命感,我希望能通過自身的知識和努力去做好這份工作。”在占美麗認為,老百姓能夠少產生一些垃圾,垃圾填埋場的垃圾能夠不再往上堆砌,就是對她最好的認可。

  “美麗”價值:愿與“垃圾”相伴

  采訪那天,正巧趕上雨后,空氣中幾乎聞不到什么臭氣,占美麗告訴我們,這樣的天氣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因為工人們不用頭頂炙熱的太陽腳踩腐臭的垃圾來進行作業,并且現在研究了垃圾的資源多元化處置,所以環境相比以前好了很多,當問及占美麗,有一天垃圾填埋方式會不會被取代,自己的工作會不會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時,占美麗微笑著說:“我現在每天在努力的工作不就是希望垃圾有一天能夠全部實現資源多元化處置嗎?”

  12年已經過去,下一個12年還將繼續,這個“青島媳婦”用美麗和青春換來了青島這座城市的潔凈,她那抹最親切的笑容將永遠感染身邊所有人。占美麗說,只要處置場有需要我的一天,我就愿意與垃圾為伴,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來源:山東省住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