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出生,黨員,1997年他分配到殯儀館,一直工作在一線,從事遺體接運、火化、冰存、整容等工作。十八年來,他以對人生價值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人民的滿腔熱情,時刻把服務群眾放在首位,以誠實守信的態(tài)度,為廣大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火化遺體25000余具,遺體接運處置5300余具,從未出現過任何人為差錯。2005年被濟南市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被省評為“全省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并記二等功,2007年被省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被濟南市授予第十五屆“泉城十大杰出青年”稱號,2008年被省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是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喪主至上,真誠服務。多年來他深深地體會到,殯葬行業(yè)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殯葬工作是為群眾服務的公益性工作崗位,讓逝者安息生者慰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殯葬工作人員的神圣職責,他以“喪主至上”的理念,想喪主所想,急喪主所急,為冰存逝者舉行“停靈儀式”,點亮長明燈、進行叩謝答禮,表達了喪屬的哀思,減輕了家屬的心里悲痛,盡心盡力地為他們服好務。來辦理火化業(yè)務的人,有些心情確實非常沉痛,有些還存在著對殯葬行業(yè)的偏見和對殯葬職工的歧視,常常借故尋釁滋事、故意刁難,經常對火化工有過激的言行,遇有這種情況田紹奎同志總是心平氣和、耐心地做勸解說服工作,勸慰喪主不要激動,不要過度悲痛,希望以自己的真誠來感化喪主,盡最大的努力來化解他們心中的悲痛,在他真誠、懇切地勸解下,慢慢地息事寧人,更有些自覺心中有愧的還主動向他賠禮道歉。在殯儀館工作每天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悲痛場景,有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有因病痛而突然辭世的,有遭遇事故導致家破人亡的,還有那些為自己的長輩、親朋好友來送行的,看著一場場生離死別的場景,聽著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與呼喚,田紹奎由衷的感覺到人世間偉大的愛,真切的情,他經常感動地掉眼淚,更感到自己工作的崇高與偉大。
兢兢業(yè)業(yè),甘于奉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受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堅定信念,對黨忠誠,在思想上、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把對黨的熱愛,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殯儀館全年二十四小時服務,尊重群眾需求隨時火化,從不定點,經常是飯沒吃飽干起了工作。火化車間環(huán)境惡劣,高溫作業(yè),機器噪音、煙嗆熏燎、灰塵飛擾,爐膛煙道需及時爬進清理,一進一出滿身灰塵。為縮短喪主等候時間經常是爐盤還紅著就動手揀灰,手臉燙傷時有發(fā)生。由于館內冰存設施設備老舊老化、器材短缺,制冷設備停止工作時有發(fā)生,為保障機器正常運轉,他夜間值班經常起夜檢查遇有遺體運進較多,自己動手科學調整遺體存放,以防遺體腐敗。外出接運更是時間緊急、情況復雜,一次接到交通多事故遺體接收任務,事故現場慘不忍睹,常人無法靠近,他二話沒說就和同事一起熟練地操作,及時疏通了交通堵塞;有些非正常死亡遺體已高度腐敗,臭味刺鼻,蛆蟲蠕動,他都是親自動手收回遺體;有些遺體還要爬山抗背、下水打撈;有些遺體還要協助法醫(yī)檢驗,親自脫衣穿衣。等等現象從沒在他口里說出個“怕”字,“臟”字。工作中,他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講政治、講正氣、講團結、講大局、舍小利、取大義,重集體、輕個人。幾乎年年的除夕之夜田紹奎都放棄與家人吃年夜飯的機會,主動申請值夜班,讓其他同事回家過年。那年除夕夜,又是田紹奎同志值夜班,電話鈴突然響起,是一位喪主要靈車接運遺體,需要派人前往協助,田紹奎同志聽后二話沒說就跟車前往接尸地點,協助逝者家屬從三樓上將遺體抬下,安全平穩(wěn)地推入靈車中。回到館里又協助逝者家屬將遺體抬入冷藏柜。事情處理完,已是午夜時分,新的一年眼看就要來臨,看著天上五彩繽紛的焰火,聽著市里兵乓作響的爆竹聲,田紹奎同志又度過了一個不眠的除夕之夜。田紹奎同志的家境困難,父母、妻子均在家務農,還有自幼殘疾的弟弟和沒有工作的妹妹需要照顧,整個家庭的生計主要靠田紹奎的工資來維持,有些喪主主動拿出錢物表示感謝,他沒有昧著良心收受喪主任何形式的饋贈,并婉言謝絕,他總是說:“這是我的本分,我的本職工作,你的心意我領了,但是錢我決不能收”。從事殯儀館工作以來,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
勤奮進取,執(zhí)著追求。他善于鉆研,從實際出發(fā),經常琢磨著搞一些技術革新。原遺體火化好后,取出骨灰冷卻裝入骨灰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煙塵,人吸入煙氣會嗓子干癢咳嗽,半天緩不過勁來,針對這一問題,他設計了幾種方案,最后發(fā)現在骨灰冷卻后臺加裝一個抽風扇就解決了問題。他將自己的所學應用于實踐中,以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服務質量來為群眾服務。2008年,針對火化機冒黑煙的問題,田紹奎同志向館領導提出了對火化機燃油系統(tǒng)進行技術改造,采用新型合成燃料來代替柴油的建議,并且通過對供油管道,火化機點火系統(tǒng)、噴油油槍等方面改進,使合成燃料燃燒更加充分、更加環(huán)保,遺體火化更加流暢。同時,為了解決安全生產和管路配套問題,他與科室同志共同設計出雙燃料供給裝置,將合成燃料油箱移至室外,保留室內柴油油箱,管路并聯,到火化機前串聯,分別控制使用,杜絕了安全隱患,保證了安全生產。實踐證明合成燃料能夠明顯的縮短燃燒時間,有效的提高火化質量。每年節(jié)約成本14萬余元。
田紹奎同志常說:殯葬崗位,我們的驕傲,因為我們是人生最后一站的服務員;殯葬工作,我們的自豪,因為我們替逝者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殯葬事業(yè),我們的志愿,因為我們社會才變得文明和諧。(來源:濟南蓮花山殯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