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認識和改造自然,需要進行大量的測量活動。最初的測量是十分原始的,僅有尺寸、輕重、容量等少數幾個量。隨著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特別是物理學等“精確科學”的發展,不僅使需要測量的量達到數以百計,而且其量值范圍也不斷擴大、準確度要求不斷提高。
測量的目的最終是為了社會應用。因此在不同地點、用不同測量手段對同一個量測量所得到的結果,應當達到一致。只有當測量單位遵循統一的準則,并使測量儀器與公認的標準保持一致,才能使測量結果具有可比性。這就產生了計量的概念——實現單位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現代計量技術包括標準裝置、標準物質、標準測量方法(計量技術法規)等內容。
計量與測量勢必且相關、不可分割的。測量是計量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測量就沒有計量。測量既是計量學的核心概念又是計量學的研究對象。計量又不同于一般的測量,測量是為了獲得量值的大小,而計量是為了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和一致。(來源:山東省計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