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東省安全生產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和“平安行,你我他”工作開展要求,針對當前機動車檢驗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自4月26起至6月25日為期兩個月,山東省質監局、山東省公安廳聯合對全省408家機動車檢驗機構、2000條檢測線進行一次全覆蓋、無死角清理整頓。堅決打擊機動車檢驗機構不具備能力檢驗、不按標準檢驗、超范圍檢驗、弄虛作假、擅自改變檢驗設備準確度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檢驗機構的主體責任意識,抑制機動車檢驗機構降低檢驗質量、惡性競爭、弄虛作假的情況發生,維護檢驗檢測工作的公正性、嚴肅性,保證山東省機動車檢驗工作質量,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山東省機動車道路交通安全。

  山東省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400萬輛,同比增長5%,隨之而來的是機動車安全事故和尾氣污染越來越嚴重。目前,全省有408家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測線2000條。

  近幾年,山東省各級質監、公安部門不斷深化改革舉措,踐行服務宗旨,推出6年免檢、全省通檢、預約檢驗等便民服務舉措,“檢車難、排長隊”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在取消檢驗機構前置審批,全面推行社會化建設的同時,各類機動車檢驗機構增長迅速,在滿足社會對機動車檢驗需求的情況下,也出現了數量過多,能力過剩,惡性競爭等一系列影響行業發展的問題。

  機構過多、能力過剩,導致相互壓價惡性競爭。

  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下發以來,取消了檢驗機構規劃布局,放寬了檢驗周期,6年內的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免上線檢測。一方面避免了壟斷經營,方便了群眾,但另一方面導致了檢驗機構數量猛增(2014年以來我省新增機動車檢驗機構203家),而需要上線檢測的車輛減少了1/4到1/3,檢驗能力過剩近50%。出現爭奪車源,不惜降低檢測質量,出具虛假報告等問題,為人民生命和道路交通安全帶來了隱患。

  機動車檢驗機構利用機動車所有人對車檢認識不足,安全意識不強,對車檢存在投機心理,不負責任,弄虛作假。

  目前,許多機動車所有者對機動車安檢工作認識不足,只要求減少檢驗收費、提高檢驗速度,甚至希望不檢驗,不求認真檢驗發現問題,客觀上導致了哪家機構檢的不嚴格,容易通過,就選擇去哪家機構檢驗。經濟利益驅動使許多檢驗機構無視法律,不負責任,無原則的迎合“客戶”的需求,導致一些檢驗機構降低工作質量,甚至出具虛假報告。

  機動車檢驗機構人員素質達不到要求、責任心不強,難以保證檢驗質量。

  一些機動車檢驗機構人員的技術、業務素質和能力偏低,法律意識淡薄,不按標準開展檢驗,儀器設備超期未檢定,儀器設備未實施有效維護保養,檢測人員操作不熟練,檢驗結果判定不準確,部分檢驗記錄、報告填寫不規范,甚至存在代簽名、漏簽名,檢驗報告非授權簽字人簽發等問題大量存在。

   本次監督執法專項行動采取的十大舉措和解決的重點問題。

  一是實施山東省機動車檢驗機構監督檢查全覆蓋。做到對轄區內檢驗機構全覆蓋,確保不漏掉一家機構,不漏掉一條檢測線。二是對所有檢驗機構全面核查重新登記,建立數據庫和監督檢查平臺。三是落實異地專家進行監督檢查,打破人情怪圈,確保監督檢查實效。四是逐家檢驗機構建立問題清單,雙方負責人簽字,對問題逐項整改,對賬結號,確保整改到位。五是加強儀器設備計量檢定與校準,防止漏檢和計量作弊行為,計量管理部門及計量技術機構要同步配合、參與檢查,把好儀器設備關,保證儀器設備量傳準確可靠。六是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存在漏檢、結果判定不準確、報告填寫不規范、輔助設施不完善等問題的,依法嚴肅處理;對無證、超范圍、擅自新增檢測線等和弄虛作假,出具假數據假報告的,依法予以撤證、吊證和取締。加大行政執法和行政監管的有機結合,實現監督和執法同步進行,從重從快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七是建立信息報告制度。及時匯總清理排查整頓工作進展和問題情況,填寫匯總情況報表,每周匯總報告。八是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對經查實的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九是制定監督抽查問題手冊,對發現工作不認真、不負責、不落實,工作敷衍搪塞,走過場,檢查不徹底,問題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要依法追究責任。十是重點查處檢驗報告合格率為100%的檢驗機構,拔掉尾氣收集管,關閉五氣分析儀,仍然出檢測報告的檢測線。

  凡從事車檢、環檢的機構必須查;凡檢查發現問題的必須限期整改;凡檢查發現無資質經營,辦理資質弄虛作假,通過人工和設施弄虛作假出具假數據、假報告,不能有效履行資質規定要求,無法保障檢驗結果準確可靠的必須立案,該移交司法機關的要堅決移送;凡立案的機構必須一查到底、頂格處罰;凡處罰的企業必須公開曝光;凡整改后的機構必須再次檢查,凡整改后達不到要求的機構必須關閉取締。

  堅持治理整頓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推動建立、完善六大監管制度,確保機動車檢驗檢測市場規范、穩定、可靠。

  一是推動實行社會檢驗機構在初次申請許可時,向社會特別是向舉辦地公示制度,提高公開、公正、公平力,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和當地公開監督,發現問題,防止作弊行為。

  二是推動機動車檢驗機構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建立,促進行業自律,目前這些做法已在日照、濰坊等多地開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要推動機動車檢驗機構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活動,防止劣幣驅逐良幣,接受社會監督。開展評選優秀車檢機構活動。

  四是建立社會多元共治。拓寬監督渠道,向社會公開監督舉報電話,電子郵箱。加強與公安交警、環保部門的協作,聯合行動,齊抓共管,互通信息,建立聯合監督執法聯席會議制度。

  五是實施分類監管。

  六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社會機動車擁有者安全意識宣傳。

  配套六大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本次監督執法行動取得扎實成效

  機動車檢驗機構的監管工作涉及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民生安全等多個領域,技術含量高、政策性強,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除了質監部門內部計量、認證、法規、稽查執法密切配合外,更加注重發揮地方政府的協調作用,注重加強部門間、尤其注重加強和公安交警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共同做好這次機動車檢驗機構的清理排查整治工作。

  加強當地政府對本次機動車檢驗機構市場整治工作領導和協調。

  各地質監部門聯合公安交警部門,建立機動車檢驗機構清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本地整治工作計劃和行動步驟,確保工作按時完成。

  建立機動車檢驗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質監部門會同公安交警、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部門建立機動車檢驗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協商研究重大問題的解決,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問題整改,共同加強機動車檢驗機構監督管理。

  建立聯合監督檢查機制。建立質監、公安等部門聯合監督檢查制度,共同制定聯合檢查計劃、方案,發揮各自的職能優勢和技術優勢,聯合開展監督檢查。

  建立機動車檢驗機構監督管理信息通報制度。質監、公安、交通等部門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及時通報包括機動車保有量、機動車檢驗量、檢驗機構數量、檢驗機構違法違規查處情況,以及交通事故處置等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