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東省質監局召開全省鍋爐安全與節能集中排查整治攻堅戰視頻會議,決定自5月起至6月30日集中兩個月時間,山東省質監局與山東省政府節能辦聯合對全省5.2萬臺鍋爐進行集中排查整治。一是全面摸清鍋爐底數和使用狀況,查清并消除安全隱患;二是制定百項能效標準,提升燃煤能效;三是實施節能領跑者工程;四是加大散煤用戶和小鍋爐整治;五是堅決淘汰一批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燃煤鍋爐;六是制定節能減排計劃,指導采用節能新技術。

  目前,山東省有鍋爐5.2萬臺,發揮著供能、供熱的關鍵作用,消耗著全省用煤總量的73.4%,燃煤效率僅為65-70%,確保安全、提高能效、減少排放已成為該領域的燃眉之急。此次鍋爐安全與節能集中排查整治攻堅戰,將按照行業領域、年耗煤量、年耗電量、排放情況等對全省鍋爐情況進行分類梳理統計,全面排查整治生產、使用環節的各類安全隱患,分類建檔立案,拉出清單,加大整治力度,逐一整治,對賬銷號,對重點用能單位所使用鍋爐和投用10年以上老舊鍋爐重點進行能效測試,強化節能標準執行,推動完成10家鍋爐系統安全節能標準化示范點建設,完成全省鍋爐安全與節能狀況報告,提出全省鍋爐安全與節能工作意見建議,服務全省“三去一降一補”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推動全省節能減排工作,改善大氣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全省鍋爐安全與節能集中排查整治攻堅戰的相關背景

  目前,山東省有鍋爐5.2萬臺,發揮著供能、供熱的關鍵作用,消耗著全省用煤總量的73.4%,燃煤效率僅為65-70%,確保安全、提高效能、減少排放已成為該領域的燃眉之急。

  當前我省鍋爐安全與節能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鍋爐底數統計數據不準。各地對特種設備金質系統的統計數據更新不及時,系統數據要大于實際存在的鍋爐數量,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近年來全省淘汰落后的小鍋爐,企業沒有及時辦理注銷手續;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兩年經濟持續下行,導致企業停產、破產倒閉,其鍋爐沒有及時辦理停用和注銷手續,導致實際上已經不再使用的鍋爐仍然在金質系統里存在。二是全省小鍋爐安全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和安全隱患。目前大型鍋爐的管理比較規范,管理制度比較健全,安全系數較高,而小鍋爐安全問題隱患較多。全省額定蒸發量10蒸噸/小時以下的約有3.6萬臺,約占鍋爐總數的69%左右。這些小鍋爐主要分布在鄉鎮、農村和中小企業,國家和省沒有對城市建成區外的小鍋爐使用有明確禁止性要求,這些地方往往監管力量薄弱、監管難度大,鍋爐安全生產存在隱患。三是鍋爐燃燒效率低。我省燃煤鍋爐的總體熱效率平均值在60%-70%之間,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 -1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鍋爐水質大多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鍋爐結垢較為嚴重,熱效率下降明顯;所配置的鍋爐與實際用能狀況不匹配,大多數時間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大馬拉小車”導致鍋爐運行熱效率較低。四是技術裝備比較落后。大多數燃煤工業鍋爐容量較小,2蒸噸/小時以下臺數占比達66%左右;部分鍋爐老化嚴重,很多超過折舊年限的鍋爐,甚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的低能效、高排放鍋爐仍在使用。同時,10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工業鍋爐大多沒有配置有效的除塵裝置,基本沒有脫硫脫硝設施,排放超標嚴重。五是燃料的匹配性差。目前鍋爐燃料用天然氣、生物質等清潔燃料比例很低,主要以未經洗選加工的原煤為主,煤種復雜、熱值不穩定、灰分和含硫量高,與燃燒洗選煤相比,不僅降低鍋爐效率,還加重環境污染。六是鍋爐能效測試供需矛盾突出。全省現有鍋爐使用單位3.5萬余家,鍋爐5.2萬臺,但能效測試機構僅有20余家,能效測試機構能力和數量與設備數量差距大,與鍋爐行業的發展不匹配, 跟不上能效測試的工作進度要求。七是鍋爐設計、制造、運行、檢測等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尚不完善,準入門檻較低,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創新驅動不足,市場缺乏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 部分鍋爐使用單位缺少節能減排意識,未建立節能管理工作制度和能效考核機制,對鍋爐節能工作缺乏相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全省鍋爐安全與節能集中排查整治攻堅戰的主要目標

  目標任務:一是全面摸清鍋爐產業情況,主要包括鍋爐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數量、許可級別、年產量、固定資產、職工人數、年產值等情況。二是全面摸清鍋爐數量及分布情況,重點摸清額定蒸發量10蒸噸/小時以下、10-20蒸噸/小時、20蒸噸/小時以上以及城市建成區內鍋爐數量及分布情況。要按照行業領域、年耗煤量、年耗電量、排放情況等進行分類梳理統計,同時及時更新山東金質特種設備管理系統,做到實際數據與網上數據一致。要全面排查整治生產、使用環節的各類安全隱患,分類建檔立案,拉出清單,加大整治力度,逐一整治,對賬銷號。四是積極推進能效測試工作,強化節能標準執行,優先安排重點用能單位所使用鍋爐和投用10年以上老舊鍋爐,推動完成10家鍋爐系統安全節能標準化示范點建設。五是起草完成全省鍋爐安全與節能狀況報告,提出全省鍋爐安全與節能工作意見建議,切實推動全省節能減排工作。

  做到:一是凡有鍋爐的單位必須查,不漏掉一家鍋爐使用單位;二是凡有的鍋爐必須查,不漏掉一臺鍋爐;三是凡檢查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必須建立臺賬,列出清單,限期整改,對號銷賬;四是凡檢查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必須立案,一查到底、頂格處罰,對不符合資質條件要求的嚴格依法依規吊銷資質證件;五是凡該移交司法機關的必須堅決移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六是凡處罰的企業必須公開曝光和“回頭看”,強化社會監督和主體責任落實。

  工作要求與保障措施

  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鍋爐安全與節能集中排查整治攻堅戰是省質監局和省節能辦從保障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層面統籌考慮部署的年度重點工作,各市質監局(市場監管局)和節能辦注重協調配合,強化信息共享,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把攻堅行動落實到具體部門和人員,做到工作落實、時效落實、責任落實,確保攻堅行動順利開展。

  突出重點,務求工作實效。根據本地的產業結構和行業特點,采取企業自查、聯合檢查、抽查等多種方式,開展排查摸底和隱患整治工作,確保統計數據準確可靠,完善全省及各市的鍋爐數據庫,建立鍋爐檢查和隱患排查臺賬,列出清單,逐一整改。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健全鍋爐安全與節能管理長效機制,切實把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到位,把安全與節能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加大執法力度,消除安全隱患。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違章行為,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對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建立臺賬,跟蹤落實。凡是發現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沒有及時整改的,嚴格處罰;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不能確保安全生產的,責令企業立即停產整改;對整改無望的提請當地政府安委會掛牌督辦。

  嚴格工作責任落實。嚴格落實省政府293號令,對工作組織不力、行動遲緩、失職瀆職、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存在重大隱患的單位以及暗查暗訪發現的安全隱患公開通報。省質監局和省節能辦將建立簡報制度,定期向各級黨委、政府通報全省鍋爐整治攻堅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