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山東”全媒體采訪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開放的山東”全媒體采訪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6月13日上午,“開放的山東”全媒體采訪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世農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并向采訪團授旗,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巡視員李伯平、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閻兆萬出席活動并講話,活動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布處處長陳強主持。

  “開放的山東”全媒體采訪活動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商務廳主辦,中國山東網承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以及“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戰略部署,大力宣傳山東省在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等方面的建設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報道山東省對外開放的政策舉措、營商環境、資源優勢、布局規劃,為山東省在新常態下的對外開放工作營造強大宣傳聲勢和良好輿論氛圍。

  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世農在致辭中表示,山東省作為東部沿海省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文化大省和人口大省。《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期間,山東要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創造便利化、法治化、國際化開放環境,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全方位、全要素、寬領域開放帶動創新、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為此,山東將積極對接國家開放戰略,立足山東獨特的區位優勢,發揮沿海和重要節點城市作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打造沿海開放新高地。同時,以創建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重點,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產業國際化方面,更加重視進口和出口、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緊密結合,更加重視引進來與走出去協調互動,以開放推動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開放競爭新優勢。在人才國際化方面,加快推進由以項目為中心向引進人才、人才團隊的根本性轉變,重點突破人才激勵、評價、培養、流動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瓶頸,著力強化對外開放的要素支撐。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巡視員李伯平介紹了山東在人才國際化方面的有關情況。他表示,山東是人力資源大省。近年來,山東積極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集聚海內外英才,大力推動發展動能轉換。為大力吸引海外人才來魯創新創業,山東實施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人才制度新優勢。抓住世界經濟減速提供的“人才抄底”機會,積極適應“人才雙向流動”規律,更加積極、更加主動、更加開放地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在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同時,積極推進本土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的國際化水平。

  李伯平表示,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下步,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繼續圍繞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人才國際化建設,積極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新優勢,以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集聚人才,以更加優質的人才發展生態環境留住人才,以有力的創業載體平臺建設助推人才干事創業,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為山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注入新的動力。

  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閻兆萬在講話中表示,商務工作直接涉及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消費、出口、投資三駕“馬車”,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和作用。近年來,山東省積極推進對外開放,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通過對外貿易,大量的山東企業、山東商品走向國際市場,大批先進技術裝備和能源、原材料進口,也為全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和技術支持。通過利用外資,全省累計引進了1700億美元的資金,以及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和人才。通過對外投資合作,“騰籠換鳥”,山東企業在境外建設開發了超過百億噸的鐵礦、煤炭等資源,種植了數萬公頃的棉花、糧食、天然橡膠,形成了服裝、家電、輪胎、化工品等多類產品的境外規模化生產能力,進一步拓展了發展空間。通過經濟園區建設,山東省的產業集約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產業鏈條不斷拉長,配套能力顯著增強,全省開發區已形成百億級以上產業集群109個,其中千億級產業集群3個。

  閻兆萬指出,在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山東省在各領域先行先試也取得重要突破。在推進自貿區合作方面,山東積極搶占中日韓自貿區合作先發優勢,威海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寫入中韓自貿協定,中韓(煙臺)產業園納入中韓自貿區框架,確立了山東在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中的戰略先行地位。山東省政府與韓國產業資源通商部建立部省合作機制,建立威海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和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聯席會議制度。今年以來,濟南市獲批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青島市獲批開展內貿流通體制綜合改革發展試點、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威海市獲批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為山東邁向新一輪更高水平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下一步,山東將繼續深度對接國家戰略,優化對外開放布局;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深化投資貿易體制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創建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樹立國際視野,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在接下來的5天里,由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新社、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中國商報、中國報道、財經國家周刊、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經濟導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國際在線、中國日報網、環球網、中華網、中國農業新聞網等中央重點新聞單位和新聞網站,《金橋》、《布達拉》、《大陸橋》、《索倫噶》、《荷花》雜志等邊境外宣期刊,香港文匯報、香港大公報、香港商報、香港經濟日報等香港駐魯媒體,韓國《中央日報》、日本《中日新報》等國外媒體,澎湃新聞網等省外媒體;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晚報、山東商報、大眾網、齊魯網省直新聞單位和新聞網站,新浪、鳳凰網等知名商業門戶網站;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感知山東等知名新聞客戶端;省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微信、客戶端“山東發布”,濟南市政務發布平臺“@微博濟南”、微信、客戶端“濟南政務”等政務新媒體以及全國知名博主和山東圖片庫簽約攝影師共同組成的近70人的采訪團將分別赴濟南、聊城、淄博、濰坊、青島五個城市,深入挖掘和推廣山東省當前對外開放的情況,展示山東對外開放的優勢、政策環境、經驗和成果。

  本次采訪活動將采用新聞稿件、視頻、攝影圖片等多種方式,通過報刊、電視、新聞網站以及微博、微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融媒體宣傳報道,并以中國山東網為平臺開設中、英、日、韓活動官網,編發和匯總所有媒體新聞稿件,提升活動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