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基礎科研穩步推進。圍繞財富管理改革創新的實際需求,扎實開展財富管理基礎研究,以指導試驗區建設實踐。關注財富管理行業動態,推動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中國財富管理發展報告》,成為中國首份由學術研究機構編寫的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報告;研究形成首個財富管理統計指標體系,建立財富管理行業數據監測機制。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地區金融創新經驗,加強財富管理創新政策的研究儲備,提出第二批爭取國家支持政策清單,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發揮好財富管理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功能。
七是協同配套全面鋪開。各區市結合自身區位和經濟金融基礎,初步明確了在試驗區建設中的功能定位,形成膠州灣東岸、西岸、北岸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財富管理中心城市整體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著眼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全國率先編制完成財富管理十大配套產業規劃,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財富管理配套產業發展的意見》,大力發展健康、教育、影視、體育、會展、時尚消費品零售、中介、慈善、高檔汽車、航空與郵輪游艇等十大配套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財富管理業務體系與相關產業體系雙向促進、協同配套、互動發展良好態勢已經形成。隨著郵輪母港、商務機母港、東方影都等高端配套項目的順利實施,財富管理的服務內涵和外延得到進一步拓展。
八是品牌推廣初見成效。圍繞“財富青島”城市品牌建設,積極搭建各類宣傳推廣平臺,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試驗區獲批以來,密集舉辦財富管理創新創客大賽、中國財富論壇、金家嶺財富論壇、齊魯峰會等財富管理高端論壇,中國證券業協會財富管理研討班、中國基金業協會年會、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閉門研討會等財富管理專業研討活動,以及財富管理博覽會、財富管理大講堂、財富管理沙龍等財富管理普惠活動,營造了濃厚的財富管理文化氛圍,爭當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改革發展的風向標。同時,積極構建“財富青島”的全媒體傳播體系,與《經濟日報》、《中國金融》、《財經》、鳳凰網、人民日報、CCTV、CHINA DAILY、鳳凰衛視、新浪網、BBC等境內外媒體推介平臺有效搭建,官方微博、TWITTER、百度百科詞條、百度官方貼吧等新媒體平臺上線運行,官方微博粉絲達到3萬人,總閱讀量超過150萬次,“財富青島”城市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九是環境保障持續優化。強化政府與市場的對接聯動,致力于為財富管理改革創新營造安全穩健的外部環境。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金融綜合監管的改革部署,構建了涵蓋地方金融工作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司法部門等在內的金融綜合管理機制,針對金融行業監管、跨境投融資和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形成了信息共享、協調一致的推進格局。推動搭建行業規范自律平臺,青島市財富管理基金業協會已成立運行。推動設立金融法庭和金融仲裁院,完善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的法律保障體系。深入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多家市場化征信及評級機構順利開展業務。強化科學財富觀的宣傳推廣,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大眾傳播財富管理知識。持續開展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主題宣傳月、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日、投資者保護論壇、巡回展覽等多項活動。保持防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高壓態勢,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營造有序的發展環境。
十是推進機制堅強有力。積極貫徹落實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部署要求,國家、省、市推動試驗區建設的合力進一步形成。國家相關部委給予了重要事項“一事一報”通道,并在政策創新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指導;山東省委、省政府將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列為全省重點工作,并在政策創新、招商合作、機制保障等方面積極部署推進措施。青島市將財富金融型經濟發展和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作為推動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平臺,成立了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發展委員會,負責對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經省政府批準,青島市設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財富管理金融發展中心,強化試驗區建設的專業工作力量保障;全市各部門、各區市積極支持和參與試驗區建設形成了強大合力。
在試驗區的發展帶動下,青島金融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了倍增式跨越發展。截止“十二五”末,全市金融機構和法人金融機構數量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2倍;金融業增加值是“十一五”末的2.5倍,占GDP比重提高2.2個百分點;保費收入、存款余額、貸款余額、上市企業分別是“十一五”末的2倍、1.8倍、1.9倍和2倍。今年四月,青島首次被納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位列79位,展現出新興金融城市的生機與活力,為實現新的更大跨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