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5名學生發明智能生姜催芽器,在國際創業大賽捧回一等獎
齊魯網·閃電新聞德州11月28日訊生姜是飯桌上常見的食物配料,傳統的生姜催芽技術非常耗時耗力。近日,德州的5名大學生自學了編程、3D打印等技術,設計出了一款智能生姜催芽器,在前不久的第十三屆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里,榮獲了中國總決賽的一等獎。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獲獎的智能生姜催芽器形似烤箱,它依靠傳感器和單片機來控制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實現了生姜晾曬、除土、加熱、施藥等催芽過程的一體化,縮短了催芽時間,節省了人力物力,還能通過手機控制各個功能,實時監控生姜的發芽狀況。

“傳統的催芽需要進行一個晾曬,要選擇平坦通風的土地,受天氣、場地的限制。”獲獎大學生王文文告訴記者,現在可以把它放在托盤上,通過里面的一個加熱片、一個通風扇,對它進行表面水分的散失,然后開啟生姜架上的智能電機,把土進行脫離,不用手工掰除,在裝置上就能完成。

據了解,智能生姜催芽器研發團隊由山東華宇工學院的5名在校大學生組成,他們把作品帶到了第十三屆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上,在全國500個入圍項目里脫穎而出,最終攬獲了中國總決賽的一等獎。鮮花和榮譽背后也是一路艱辛,作品創作花費了兩年多時間。

“連著加班一周,或者很長時間搞參數,過程非常熬人,非常復雜。”獲獎大學生趙成顯談到,這個設備有一個單片機的參數不準確,我們一次一次找,一次一次固定,還有振動機的頻率等方面,都要一次一次的測定,挺麻煩的。

山東華宇工學院教師魏紅梅對記者說,現在實驗條件各個環節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所以后期我們打算聯系德州市的創新創業服務基地,然后看能不能給我們找些投資,試驗之后如果可行了我們就量化生產,為我們山東省的鄉村振興和智慧農業做一份貢獻。


智能生姜催芽器的研發,與學校的軟硬件支持密不可分。山東華宇工學院副校長王春光介紹,下一步把學生獲得的不同級別的獎勵折合成一定的學分,原來要學習某一項課程,現在有了這個項目,這門課程可以免修。通過提高實踐動手能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及早適應社會。

據了解,第十三屆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總決賽由教育部主辦,是教育部質量工程支持項目之一,大賽共吸引了全國600余所高校參與。經過激烈角逐,德州學院的參賽作品“智能自行車系統”和山東華宇工學院的“智能生姜催芽器”獲一等獎,另有來自德州學院、山東華宇工學院、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共13件作品獲三等獎。
猜你喜歡
- 德州公交IC卡可以手機充值啦!操作指南看這里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逾期未檢未報廢、違法不處理…德州34家企業被省交管局約談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市直機關舉辦第二十二期大講堂 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再也不愁四點半接娃了!德州所有小學均已開展課后延時服務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三大措施七大目標 德州大力開展食品安全工作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震撼!德州福彩接連中出一等獎,單月攬3174萬!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德州:嚴剎“車輪腐敗”雙密碼鎖住“油耗子”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你連“亮尾行動”都不知道,快進來看看吧!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德州工業經濟“穩好優”1-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
- 逾期未檢未報廢、違法不處理…德州34家企業被省交管局約談
- 評論() | 分享11月29號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