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全文數據庫建設與研究(1872-1949)”啟動會議在山東師范大學召開。

  2017年11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申報的“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全文數據庫建設與研究(1872-1949)”獲批立項。據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層次最高、最具權威的項目類別。其選題強調側重對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大問題,國內外學術研究前沿和學科建設中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以及基礎性、公益性、專題性的學術資料庫和數據庫建設,力求具有原創性、開拓性、集成性和傳世價值。山東師范大學申報成功的“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全文數據庫建設與研究(1872-1949)”,是一項以集大成性質的數據庫建設為基本目標的重大項目。該項目的立項,展示了山東師范大學的科研實力。中國近現代期刊研究,在山東師范大學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斐然的成績。中國現代文學學科自1952年建立以來,就一貫重視文學期刊研究。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在較為艱苦的科研條件下,該學科編纂的“中國現代作家研究資料匯編”叢書,其中一冊就是中國現代文學期刊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是我國最早的中國現代文學期刊資料整理與研究方面的著作,產生了巨大而廣泛的影響。上世紀80年代,山東師范大學與北京大學中文系合編,韓之友、舒欣、顧盈豐等學者參編的《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匯編》的出版,更是這一領域的標志性成果。從出版至今,該著始終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的必備參考書,嘉惠學林。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中“山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項目首席專家劉增人教授是國內重要的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研究專家,其所編纂的煌煌四巨冊、總計500萬字的《1872-1949文學期刊信息總匯》,是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研究近年來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為本項目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批,擴大了學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影響力,對學校的內涵式發展及國內一流綜合性師范大學建設必將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據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魏建介紹,就目前文獻所見,中國最早的文學期刊是1872年11月創刊于上海的《瀛寰瑣記》,以此為起點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在這一時期的近現代中國歷史上共出現過上萬種文學期刊和與文學有關的其他期刊。這些期刊對于中國近現代文學研究的重要性,向來是學界公認的,在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由于種種原因,這些文學期刊大多很難見到,其全文信息更不易獲取,這一筆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和數據庫建設更是不盡如人意。本課題選擇“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全文數據庫建設與研究”,就是要徹底地改變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數據庫建設滯后的局面,既為使用者提供準確、完整且足夠專業化的文學期刊全文數據庫,開辟中國近現代文學研究新的生長點;也從文學研究事業角度出發,為數據庫的功能設計、運行機制探索新的發展思路。

  本課題的基本目標是建成專業化的、更加智能化的、更加開放的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全文檢索數據庫,為此需要解決三個關鍵性問題,分別是: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的收集整理、期刊資源的數字化轉換、數據庫建設。

  據了解,此課題的創新之處,主要表現在將建成第一個專業化的中國近現代文學期刊全文數據庫,并在數據庫的功能上,將實現全文檢索等多種重要的創新。同時,在運行方式上,將盡可能讓用戶交互性得以最大化。在多學科交叉研究方面,追求跨學科協同創新。在課題組研究方面,追求“數據庫建設”與“學術研究”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