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私密性很強的崗位,會計人員掌握著公司的財務信息和資金流向動態。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成為其個人發展 的關鍵環節。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會計專業作為山東省特色專業和技能型特色名校重點專業,會計學院的老師們創新“以德樹人、以能立人”的培養理念,確立“品優技高”的人才培養目標,將職業素養培養要求有效落實到不同學習時段,構建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提升相融合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形成了學校、企業、社會三方聯動的職業素養培育機制、多元化的職業素養考核評價機制,成果顯著。

  • 構建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提升相融合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以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提升為主線,在課程體系中融入會計職業素養教育。為學生技能水平提高、職業能力提升厚植堅實的人文底蘊,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品格、遵紀守法的意識、廉潔自律的高尚情懷。

  1、會計職業素養與人文素養一起融入教育全過程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注重學生人格教育,人文素養課程融合儒家經典文化,傳承“仁和禮儀敬信”精髓,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教育其先成人,后成才。結合“誠信為本,操守為重,講求原則,不做假賬”的會計職業要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國學經典》等課程中融入職業理想等內容。通過采取典型事例分析、會計職場情景模擬訓練等多種形式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在德育教育中,提升學生職業道德。積極開展以誠實信用為主題的思想道德教育。以班為單位組織開展以“誠信教育”主題班會活動、“一諾千金、誠信做人”的征文活動。將誠信教育活動與學風、考風建設相結合,倡導誠信學習,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對知識誠信,對自己誠信,對家長誠信、對老師誠信,對學校誠信。

  開設職業指導系列課程,職業指導貫穿始終。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創業培訓等活動中融入會計職業認知,幫助學生提升職業認同,明確人生目標,找準職業定位,自覺修煉未來職業所需的職業素養,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針對性。

  2、會計職業素養融入職業能力課程的設置與實施全過程

  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融入職業素養的教學目標、培養內容與培養途徑。課程設計分別就誠信教育、敬業教育、廉潔教育、技能訓練等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及其基本內容,確定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第二課堂活動、技能大賽等職業素養培養途徑。在課程設置方面,實施“整合教學法”,對會計職業素養課程進行整合課程內容涵蓋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規范、法律知識、會計專業文化等多個方面的道德教育,分階段實施,將會計職業道德和法律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職業道德信念,自我約束、自律自控意志。

  邀請企業技術骨干到學校進行企業文化、職業規劃、職業素養等方面的指導教育,選擇眼高手低、監守自盜等反面案例進行警示教育,將行業企業對于會計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融入職業能力課程中,提高職業素養教育的針對性。

  • 構建學校、企業、社會三方聯動的職業素養培育機制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職業素養教育合力

  依托技能名師工作室、心理咨詢室、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等培養平臺,建立了由通識課教師、職業指導教師、專業課教師、法律專家、企業專家、輔導員等組成的培養團隊。針對會計職業素養培養定期開展專題研討活動,分別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學習、職業指導、心理咨詢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不同教育者之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形成了定期交流、全面考核、實時反饋的發展機制。

  2、深化教學改革,強化職業素養培養效果

  職業素養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成本核算實務》課程為例,將CDIO教育理念運用到課程設計與實施中,以項目教學為載體,引導學生小組為單位,分工協作“構思”、“設計”成本核算方案,在教學各環節融入責任意識、保密意識、團隊意識、敬業精神等方面的職業素養教育,培養了學生嚴謹務實的職業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職業素養教育融入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到背景企業觀摩學習,感知職業素養;創設仿真的職業崗位和職場情景,讓學生在出納、薪酬、材料等不同崗位體驗中提升團隊協作、責任擔當等關鍵能力,培養職業素養;與山東魯信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成立訂單班,訂單企業定期安排兼職教師來校內授課,把企業文化引入課堂,接收學生到企業參觀、頂崗實習,使學生在實際崗位中掌握職業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信仰,在實踐中提升職業素養。

  3、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外引內培。建立畢業生就業跟蹤反饋機制,及時掌握和更新會計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將倫理、道德和職業操守教育滲透在專業教育中;引進優秀的會計行業人才承擔教學、實訓任務,使企業員工的職業態度、職業道德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鼓勵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將崗位需求與教學更好地結合,幫助學生提升職業意識與職業能力。

  • 構建多元化的的職業素養考核評價機制

  將職業素養內容列入考評指標體系。對職業素養主要采用過程性考核,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意識等職業素養指標納入其中。在實訓和實習的考核評價標準中,除制定專業技能考核內容外,還考核學生遵守紀律、嚴謹細致、保守商業機密、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等職業素養方面的內容,從而全面增強實踐教學效果。通過課堂教學、社團活動、技能大賽、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多種途徑,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考核和評價,形成了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學生學習活動評價指標體系等。

  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建立學校、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即:自我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輔導員評價相結合、實踐指導教師與企業專家、法律專家評價相結合。建立《職業素養培養檔案》、《大學生素質拓展認證表》等記錄學生職業素養形成和持續進步信息的一系列表現、成果、評價結果以及相關資料。學校和企業聯合制訂《職業素養評價辦法》,對于成績優異和素養表現良好的學生,學校和企業聯合頒發“職業素養優秀學員證”,并記入學生檔案。職業素養優秀學員證已成為企業錄用人才的優先選擇。

  幾年來,隨著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和實踐,會計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86名學生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學生,35名學生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學生干部。先后有300多名學生積極參與了省運會、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志愿者活動。多名學生獲得“山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山東省優秀志愿者”等稱號。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提升。學生在全國、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國家級三等獎一項,省級團體一等獎三項、二等獎三項,并于2016、2017年連續兩年獲得山東省第一名。參加“發明杯”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三項。近5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7%以上,專業對口率達80%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5%以上。學院開發了《會計專業文化和職業規范》等10部職業素養教育教材,發表論文24篇,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5篇。承擔了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職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創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思想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等研究項目。學院教改成果榮獲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成績只代表過去,未來的育人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將不懈探索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新思維,打造“品優技高”會計人才的育人之路,把會計專業建成學生光彩、家長滿意、企業首選、社會信任的品牌專業,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引領區域職業教育改革,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通訊員 曹文洪、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