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東城實驗學校一年級李媽
現在學校開家長會怎么這么頻繁啊?兒子上學不到一學期,上周開了第三次家長會。最奇怪的是,這次家長會我們當爹媽的不能參加,只有爺爺奶奶能去。
聽錢報家長群里李媽的報料,記者趕到杭州大東城實驗學校一打聽,原來學校給爺爺奶奶開專場家長會,今年已經是第四次了!每次開會的對象,都是一年級小學生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說起這個專場家長會,學校有不得已的苦衷:校門口的“三搶”問題讓老師太抓狂了。
學校一位老師給記者來了個現場重現
每天下午放學,老師們好不容易讓一年級小不點把隊伍排整齊,開開心心往校門口走。可剛在校門口露出小臉,一大群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呼啦啦從四面八方圍上來。
“寶貝,書包重不重?來,爺爺幫忙背。”還沒等到回答,幾個小不點肩上的書包就被“搶”走了。
“心肝,飯盒快交給外婆吧,走路能快點。”接著,又有好幾個小不點手里的飯盒被“搶”走了。
更夸張的是,校門口二三十米長的安全通道,有好些小不點只走出兩三步,還來不及和老師說再見,就有爺爺奶奶過來“搶人”了:“怎么現在才出來呢?我都等急啦!”
搶書包、搶飯盒、搶人,簡稱“三搶”。每天被眾爺爺奶奶“三搶”后,一年級隊伍立馬“潰不成軍”,還常常引起校門口接送秩序的小規模混亂,老師和其他年級的家長都很郁悶。
學校德育處主任周福榮想了個辦法,決定召開專場家長會,找一年級爺爺奶奶談談。“每次談完后,情況會好很多,但下一波一年級的爺爺奶奶還得重新談。”周老師說,校門口的混亂,其實也是隔代教育帶來的后遺癥,估計杭州其他學校也有,只不過沒有大東城實驗學校那么夸張。
這所地處杭州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因為趕上撤村建居,周邊不少居民家庭經濟條件都蠻不錯,平時爸媽會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但在教育上的關注度,就差強人意了。很多爸媽都把孩子托給祖輩照看。周老師在今年一年級學生中做了次調查,320名孩子有200多名是由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照顧的,隔代教育比例接近2/3!
隔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溺愛。爺爺奶奶為啥急著接孩子?“怕書包太重,這么小個人吃不消;提著飯盒走路不方便,容易摔跤。”老人家的答案很一致。
周老師說,“三搶”背后,不是一群爭強好勝的祖輩,而是一群超心疼孫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為心疼孩子,教室里還時常出現爺爺奶奶搶著幫孫輩做值日的事。
“我曾經專門看過一年級孩子的書包,課本加練習本,總共五六本,分量不重。如果有時候上美術課要帶美術用具什么的,會有點分量。可孩子從教室到校門口的安全通道,總共不超過5分鐘,承擔這點分量,不會有問題。”周老師分析,“我們老師很擔心,爺爺奶奶過度關心,讓孩子連背書包和拎飯盒這些自己該做的事都不會做,將來走上社會,如何承擔起更重大的社會責任?”
“其實孩子們完全有能力做好,只要爺爺奶奶有耐心等待。”知道口頭勸告說服不了爺爺奶奶們,在專場家長會上,周老師會拿出一堆照片,有小朋友自己收拾干凈的教室;有小朋友自己端飯菜、擦桌子……爺爺奶奶看過照片,笑瞇了眼,看來自己是操心過頭了。(記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