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英才學院創建于1998年,坐落在山東省省會濟南。200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占地1641畝,學,F設信息工程學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外國語與國際交流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文法學院、學前教育學院、藝術學院、園林工程學院、醫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基礎教學部、公共體育教學部等14個教學院(部);設有學前教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物流管理等26個本科專業。
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享譽全國。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民間組織”(國家民政部)、“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單位”(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國家考試中心)、“全國示范學習服務中心”等(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山東省常務副省長孫偉等領導先后到校視察,對學校的辦學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
山東英才學院創建于1998年,是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院校,現有普通本?圃谛I16000余人,設10個二級學院,30個本科專業、42個高職專業,涵蓋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藝術學、文學、醫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
學校擁有高標準、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分南北兩校區,占地面積1640余畝,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逾10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000余萬元。建有實驗實訓樓8座,大型實訓中心12個,可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條件。圖書館為“兩校三館”,館藏圖書180萬冊,中文期刊2000余種,能為全院師生提供良好的借閱﹑視聽服務。
學校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綠化覆蓋率達63%,南北校區建有靜湖、易湖、恒湖,是“山東省花園式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建校18年來,學校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等各級黨委、政府的表彰,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我校連續三年進入《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前三強,躋身中國一流民辦大學行列。2014年,學校被省教育廳、財政廳批準為山東省民辦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建設單位。2014年,我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建校18年以來,各級領導對我校的建設和發展十分關心,多次親臨我校視察調研、指導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中共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等領導先后到校視察,對學校的辦學成績給予了肯定。各級領導的殷切關懷,悉心指點,不僅溫暖了英才師生的心,更激發了全體師生追求卓越、開拓未來的信心和決心!
學院主動適應社會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對人才規格和質量的需求,合理設置學科專業,突出辦學特色,構建了富有創新活力的專業課程體系。
比較有特色的專業有:1個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即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2個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實踐專業,即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省級示范專業,即市場營銷(專科)、學前教育(?疲;4個省級特色專業,即學前教育(本科)、學前教育(?疲、物流管理、檢測技術與應用(?疲;7個省民辦本科高校優勢特色專業,即學前教育、物流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環境設計、康復治療學(老年方向)、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即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即幼兒英語教學法;省級精品課程36門,專業課程建設居全省新建本科高校前列。
大學生就業是黨和國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是涉及民生和社會問題的大事,更是考生和家長的重點關注問題之一,我想從以下幾個角度談談我校的就業服務工作和畢業生就業狀況。
1、高度重視、成效顯著
學校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列為校長“一把手”工程。學校提出“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是就業”,不僅重視就業率,更重視就業質量,連續多年實現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率“雙高” ,在全省就業工作中名列前茅。學校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就業創業工作基礎扎實、特色鮮明、成效顯著。
學校先后被國家、省、市授予多項榮譽, 2011年,我校被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2012年獲得“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13年,被教育部授予“2012-2013年度全國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榮譽稱號。教育部委托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公布用人單位滿意度指標,我校在被調查的全國41所省屬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一位。 2014年,我校畢業生張保松獲第二屆“山東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榮譽稱號,并位居十佳榜首。2015年我校成功申報“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同年,畢業生校友張保松榮獲“山東省雙創之星”、“濟南市十大典型創業人物”等。
2、多措并舉,保障學生順利就業
。ㄒ唬⿲I開設符合地方經濟建設和企業發展需求
學校的服務面向是立足濟南、面向山東、輻射全國,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人才培養定位是培養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較強、文化素養良好、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每年定期開展畢業生、用人單位及社會需求調研工作,組織校友訪談活動,及時掌握就業情況及動態信息,搭建學校與用人單位的溝通平臺,及時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情況,為學?茖W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科學開設專業奠定基礎。
。ǘ┬F笕诤,就業關口前移
搭建“政-校-企-協”四方合作平臺,堅定奉行“產教融合”驅動戰略。
以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為主導,以企業和學校需求為載體,積極搭建“政-校-企-協”四方合作平臺,有力地推動了學校與企業、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在人才培養、技能培訓、科研創新、企校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為學生實習實踐、科技研發、就業創業搭建更廣闊堅實的支撐平臺。
共建行業學院,研發“四實六共”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畢業生“吸引力”倍增
學校深度挖掘學校服務社會能力,主動對接行業產業需求,把企業用人標準引入人才培養過程,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學校先后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興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與LG浪潮樂金移動通訊有限公司成立LG浪潮創業學院,與山東富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富達裝飾學院,與山東漱玉醫藥集團成立漱玉平民藥學院,與海信(山東)空調有限公司成立海信空調營銷學院,與山東安信種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安信園藝學院,與山東明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明德物業管理學院,與秦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立跨境電商學院。
學校與企業共同研發“四實六共”人才培養模式,四實即:社會實踐、頂崗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六共即:與企業共同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共同開發專業、共同開發教材、共建專業教師隊伍、共同搭建實訓平臺。使人才培養更具有針對性,增加了畢業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拓寬了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了就業質量的提升,基本實現了學生“入學即就業”的理想。
。ㄈ⿲W校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做到“人員、機構、經費、場地”四到位,保障就業創業工作有效開展
學校設立就業指導與校企合作處,負責全校的就業創業及校企合作工作;實行就業工作兩級“一把手”工作體制,建立了“學校就業創業工作委員會—就業指導與校企合作處—二級學院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和“二級學院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二級學院就業創業辦公室—畢業班輔導員”“雙重三級”就業創業管理服務體系;就業服務中心占地1500余平,創業孵化基地占地10600余平,服務場所和功能齊全;逐步形成了“領導重視,組織管理,制度保障,經費支持,全員參與,輿論宣傳”的就業創業工作機制。
。ㄋ模┙⒘⒆銤、面向山東、輻射全國的就業市場
構建多維度、雙層次的就業招聘市場
學校通過組織“多維度、雙層次”的就業推薦活動,為畢業生順利就業搭建綠色通道。多維度即:組織大型招聘+專場招聘+網絡推薦(就業信息網、微信平臺等),雙層次即:校級、院級分別組織的就業推薦活動。例如,今年從3月份開始,在全校開展“招聘月”活動,高頻次的為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針對不同學院、不同專業舉辦大型招聘會10余場,小型專場招聘及企業宣講會100余場,來校招聘單位1200余家,提供崗位數超過10000個。
抓好“三方指導”工作,有效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
“三方指導”即:指導企業、指導家長、指導學生。招聘會后學校主動了解學生和企業雙方的簽約意向,為企業、學生提供簽約咨詢服務;并及時聯系畢業生家長,共同引導畢業生積極就業。
加強就業信息化服務工作,建設網絡服務平臺
學校先后建立了就業信息網、微信公眾號、QQ 群等就業信息網絡平臺,打造“就業信息直通車”,搭建學校、學生、企業信息交流和溝通的平臺,提高企業和畢業生雙選的成功率,促進了就業政策和招聘信息傳遞的時效性。
。ㄎ澹╅_展豐富多彩的就業創業指導與教育活動,提升學生就業創業的意識和技能
加強就業創業課程建設,構建比較完善的就業創業課程體系。學校將就業創業指導教育課程作為學生必修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計有2個課程學分。構建了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素質的課程體系。另外,針對有創業意向和參加創業實踐的學生開設創業網絡和創業實踐課程。例如:我校引進北京大學和友成基金會在線網絡課程-《企業家培育與創業的理論與實踐》;并在孵化基地建立ERP企業經營管理創業沙盤模擬實訓室,為學生參加創業實戰模擬活動和網絡創業提供一個學習鍛煉的平臺,效果比較顯著。
以職業測評為基礎,主題報告為載體,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氛圍。學校建立了職業測評室,引進朗途職業生涯規劃專業測評系統,免費為學生提供職業測評服務,并安排專人為學生提供現場指導與講解,切實為學生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學校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就業創業指導教育活動,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企業家大講堂”、“企業家面對面”等活動,定期邀請優秀企業家、行業協會代表、職業經理人、杰出創業校友來校開展就業創業教育活動。
加強就業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我校擁有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就業創業師資和管理人員隊伍,實現就業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學校積極組織就業系統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各類業務培訓及認證培訓,通過學習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從而提升就業創業指導教育服務質量和水平。截至目前,我校擁有校內就業創業專兼職教師24人,校外創業兼職導師25人,專職管理人員17人。
高校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發揮的是教育的職能。不是盲目鼓勵大學生創業,而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就業崗位依然徐亞具備創新精神的大學生。我校非常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和服務工作,我簡單介紹如下:
(一)依托專業,搭建省級創業實踐平臺
近年來我校大力開展創業教育與實踐,推進創業指導服務、搭建創業孵化平臺。2009年學校建立創業孵化基地,歷經七年的探索和積累,創建了集創業培訓、法律援助、財稅咨詢、人事代理、項目推薦、融資貸款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和孵化平臺。2015年,我校獲批“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基地占地面積10600余平,能夠同時接收120余個項目入駐孵化,為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提供了免費實踐實戰的平臺。
(二)創建“一-二-三-四”創業培訓指導體系
一即:建立“一對一”培訓指導。學校創業培訓實行“創業導師制”,秉承“培訓一個同學,助推一個項目”的宗旨,為所有創業項目配備“創業導師”,進行“一對一”創業培訓與指導。
二即:“網絡助學+傳統課堂”雙培訓渠道。除了開設傳統課堂學習的KAB創業培訓選修課程之外,還引進了友成基金會的“創業咖啡”公益創業網絡課程,通過網絡平臺讓學生在線學習,幫助學生多渠道充實創業培訓知識。
三即:堅持“三結合”的培訓模式,進一步提高創業培訓效果。堅持以“理念滲透結合典型樹立”,“課程講授結合講座輔導”,“全真模擬結合實體演練”三結合的培訓模式。
四即:形成了“氛圍營造、培訓指導、基地實戰、創業引領”的四維引導機制。大學生創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本著以項目為載體,以實戰為導向,從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到創業理念確立、創業能力提升、模擬實戰、創業引領計劃等構建全方位的創業引導立體網絡。
(三)建設創業信息服務平臺,提供智能網絡服務
建有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網站,并上線微信公眾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將國家、省、市、校的政策及優惠措施及時傳達給學生,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加大創業扶持政策宣傳力度,為學生提供了創業咨詢、創業培訓、項目推薦、項目申報、創業大賽等便捷的網絡服務通道。
(四)以創新創業大賽為途徑,提升學生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
學校每年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創業大賽,指導學生撰寫創業計劃書、參與路演、開展創業實踐。積極選拔和推薦優秀創業項目參加各類國家、省、市創業大賽,先后獲得“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雙項一等獎、“創青春”創業大賽金獎、“中國創翼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國家級二等獎、“中國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省級三等獎等100余個獎項。
學校在創新創業方面先后取得一些成績。2011年,我校被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院!; 2015年我校獲批“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畢業生校友中創業校友人數不斷增加,學校成立17個校友分會,其中15個校友分會的會長都是創業校友。2014年,我校畢業生張保松獲第二屆“山東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榮譽稱號,并位居十佳榜首。2015年張保松又榮獲“山東省雙創之星”、“濟南市十大典型創業人物”等榮譽。未來學校期待能夠培養出更多像張保松這樣的創業校友,為我省的地方經濟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截至目前,省教育廳為我校下達招生計劃6400,其中普通本科2400,普通高職(專科)4000。我校在山東省共投放招生計劃4038,其中普通本科1243,包括對口本科計劃440,普通高職2795,包括對口?朴媱150。
近幾年來學校錄取情況較好,均在第一志愿錄滿。2015年山東普通本科文理科錄取控制線分別為510、490分,我校錄取文理科最高分分別為568、626分,文理科最低分分別為514、496分;由于每年山東省本?其浫】刂凭有變化,我校錄取分數線也會隨之變化,這個分數僅供大家參考?忌缬袉栴},歡迎撥打我校咨詢電話0531-88253000,88253001。
與去年相比,招生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本、?普猩媱澊蠓黾,今年省教育廳為我校下撥本科招生計劃2400,專科招生計劃4000,與去年相比(2015年本科招生計劃1950,專科招生計劃2950),有大幅增長,尤其在省內,我校投放了較為充足的招生計劃,能夠滿足考生需求。
首先,本、專科招生計劃大幅增加,今年省教育廳為我校下撥本科招生計劃2400,?普猩媱4000,與去年相比(2015年本科招生計劃1950,?普猩媱2950),有大幅增長,尤其在省內,我校投放了較為充足的招生計劃,能夠滿足考生需求。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思想品質好。先后有197名畢業生參加西部計劃,并有數十人留在西部,奉獻西部;學生學習刻苦,每年都有一大批考取研究生,有的學生考取博士以及香港、國外名校的研究生。我校學生李云龍獲“感動山東2014十大網絡人物”表彰。我校2012級學前教育學生袁寶嬋2015年作為白求恩醫療方隊代表參加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學校以創辦讓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目標,以誠信辦學、規范管理為準則,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形成了“專業知識+現代技能+職業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2015年,學校與中興通訊、富達裝飾集團、海信空調公司、漱玉平民醫藥集團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分別成立英才?中興學院、山東英才學院?富達裝飾學院、山東英才學院?海信空調學院、山東英才學院?漱玉平民藥學院,聯合培養學生,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注重學生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培養。普通本科畢業生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93%,研究生考試上線率超過18%。楊文教授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一專多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與實踐、“全息全感幼兒英語教學法”教學體系構建與創新分別獲得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在國家、省、市等各類大賽及文藝活動中,英才學子屢獲殊榮:在2013年全國大學生企業管理決策模擬大賽中榮獲全國決賽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獲全國一等獎3項;在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一等獎2項;在第八屆“用友新道杯”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中榮獲全國團體一等獎和兩項全國團體二等獎。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教育。目前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韓國映像大學、韓國圓光學園、泰國博仁大學、美國阿卡迪亞大學以及德國、澳大利亞等高校建立了國際校際合作關系。學校與韓國東明大學、韓國圓光學園、臺灣南開科技大學等學校開展校際交流活動,有逾60學生去這幾所學校進行為期兩個月到半年的短期交流,收獲頗豐。今年下半年也將有兩批學生分別前往韓國和臺灣。
我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民辦普通本科院校。按照國家政策,民辦高校同公辦高校、民辦教育同公辦高校的教師、學生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辦高校學生的入黨、參賽、評優評先、獎助學金、就業等方面的待遇與公辦院校相同。
不同之處僅在于我校作為民辦高校,除和公辦高校一樣收取學費和接受國家財政支持外,還自籌部分辦學資金。
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較高水平的師資隊伍,F有專職教師1044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57人,專業教師中“雙師型”占55%。學校還從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和著名企業聘請了220余位知名專家、教授、學者擔綱教學工作。
楊文教授被教育部授予“國家教學名師”(全國民辦高校唯一),入選中組部“國家特殊人才支持計劃教學名師”(山東省高校8人),享受國務院津貼5人。“幼兒英語教學法”教學團隊被教育部評為國家本科教學團隊(全國民辦高校唯一)。學校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與培養,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工作先進集體”。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居新建本科高校前列。
首先,有意報考我校的考生,按高考統一要求填報志愿卡,建立電子檔案網上錄取。考生一定要仔細查閱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編印的填報志愿指南。其次,鑒于近年來學校錄取情況較好,基本都能在第一志愿錄滿,建議有意報考的考生第一志愿填報我校,同時選擇專業服從調劑,這樣錄取幾率會更大一些。今年我校熱門專業安排計劃充足,能夠滿足廣大考生需求。
我校在山東省本科一批(藝術類)、本科二批、?聘呗毰ê囆g類)都投放了招生計劃,歡迎廣大考生咨詢、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