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好是牛仔褲誕生140周年。現如今牛仔褲早已經不僅僅是街頭文化和時髦的象征,它走入了這個星球上幾乎每個人的衣柜,成為了一個生活必需品,一件最容易搭配的單品。如果想不到穿什么衣服,牛仔褲都是最自然、最下意識的選擇。而對于男人來說,成為一個樂觀自由、有男性氣概的牛仔,大概是任何男人都不會拒絕的形象。
牛仔褲 從時髦到生活必需品
在全球被追蹤的消費者中,每10個人中就有6個是因為喜愛粗斜紋棉布面料的感覺而穿著牛仔,這一比例自1999年以來就不斷上升。
還有哪個地方是牛仔褲的禁區嗎?就在剛剛結束的男裝周上,大衛・貝克漢姆身穿黑色T恤與牛仔褲出現在了Louis Vuitton的秀場之上。這是一條飽經洗染處理的牛仔褲,有著繁復而美麗的花紋,這成為了他整身造型中唯一的亮點。從很久之前,貝克漢姆就是穿搭牛仔褲的高手。早在2005年,他身著一款“暴力水洗”的牛仔褲,就引發了人們對于“PRPS”這一牛仔品牌的追捧。PRPS字母代表的意思是“Purpose”或“a product with purpose”,中文名稱為紫制品。這個品牌是由一位非洲裔的美國人Donwan Harrell在2003年創立的,品牌采用的棉花和染色工藝都來自于非洲,這成為了品牌獨特的魅力。這個品牌最著名的還有另一款被稱為“糞坑水洗”的牛仔褲,整條褲子布滿了油污的感覺。

各式各樣的牛仔褲設計
事實上,貝克漢姆絕對不是那場秀的來賓中唯一一個穿牛仔褲的人。現如今,牛仔褲早已經變為了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Pat Tunsky是美國最大的服裝采購商Doneger集團的創意總監,從他所得到的數據表明,近幾年,牛仔褲一直都有人均占有率越來越向上的趨勢。“牛仔會繼續作為一種體現生活方式的必需品”,唐斯金斷言。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僅熱衷于穿著仔褲,而且同時開始選購牛仔襯衫、短裙、上衣、短褲和夾克,全球的牛仔擁有量正在持續上升。“美國棉花公司生活方式監測系統TM”顯示,單個消費者保有牛仔服飾的平均數量已從11件增長至13件,增幅接近20%,最顯著的是仔褲和仔裙。同時可以說,全世界幾乎每一名消費者都有牛仔面料的衣服。2006年全球消費者中已經有94%起碼擁有一件牛仔制品,這同2003年相比上升了4個百分點。

眼花繚亂的紐扣樣式
消費者對牛仔服飾保持鐘愛其實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在全球被追蹤的消費者中,每10個人中就有6個是因為喜愛粗斜紋棉布面料的感覺而穿著牛仔,這一比例自1999年以來就不斷上升。消費者同樣喜歡牛仔的重量感以及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各式款型。有四分之三的被訪者都表示喜歡目前牛仔服裝的式樣,也有67%的人說他們更樂于享受追逐牛仔潮流的過程,并且一直在自己喜歡的服裝類型里尋找新鮮的元素。
“隨著時裝趨勢變得日益精致和細節化,牛仔制造商自然也會對這些與最新潮流走向相一致的發展做出反應。”唐斯金指出,同時介紹酶洗工藝的進展、全新的上光涂層及獨特的面料織法――如可以雙面穿的牛仔。這些創新之舉使牛仔產業對這類時裝的未來充滿信心。
“許多以前并不做牛仔的品牌現在也開始進入這個行業了”,來自新澤西州De×Fine服裝公司的合伙人Roberto Barca說,“我們的供貨商說他們剛開始將牛仔布加入到生產線中,所以說牛仔還很流行。”

街頭范牛仔穿搭
Plan B,一家總店在紐約的成衣制作公司,憑借其對牛仔晚禮服、牛仔外套乃至男款牛仔休閑小禮服的標志性設計,贏得一片贊譽之聲。
“跳出條條框框想一想已經成為我們極佳的營銷工具”,與Tony Falwell共同創建這一品牌的設計師Stephen Hardy說,“不斷找尋意想不到的轉折去推進這個世界上最惹人喜愛的服裝面料更新換代,這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挑戰。”
Hardy說得一點不錯。世界上絕大多數消費者表示他們“熱愛”或“喜歡穿著”牛仔。“美國棉花公司生活方式監測系統TM”顯示出,德國的消費者占據世界牛仔愛好者的首位,他們中有87%都表示自己“喜歡穿牛仔”或“愛它至極”。緊隨其后的是美國(78%)、哥倫比亞(76%)、英國(73%)、日本和巴西(69%),以及意大利(61%)的消費者。
一條仔褲,是全球消費者最普遍、最常見的牛仔藏品,人均7條這一統計數字比1999年增長29%便是最好的佐證。而美國消費者以每人9條的保有量成為平均擁有牛仔褲最多的人群。
與此同時,牛仔面料也是現如今設計界的寵兒。設計師Dr.Romanelli認為,“是的,牛仔布一定會再次出現。它是個永恒的紡織品,并且每年能在時裝界保持它的完整性。就像個變色龍,它可以跟隨著新的理念和潮流不斷地變化。我現在經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這里可以引用牛仔布嗎?答案總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