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張亮與天天拍寫真
為周刊拍攝父親節專題之前,張亮和他的工作人員有差不多72小時沒怎么合眼,抓住劇組轉場機會休息了一下,他叫醒已經熟睡的兒子天天開始工作,“為什么要抱怨?現在可以有這么多工作,有這么多人喜歡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張亮在繁重行程中只提了一個要求――給我一支煙醒醒神。表現得專業的還有他的妻子寇靜,戴著口罩低調陪在一旁,時不時提醒天天要更認真點,語氣嚴肅,內容卻溫和,“拍完這一組照片你就可以泡澡了!”所以導演馬楚成贊不絕口:“他們一家人心態都很好,這很難得,張亮的前途一定很好。”我們也很滿意,因為在凌晨過后,張亮還有精神跟周刊推心置腹,時隔半年后第二次專訪,他還是像上次一樣有話直說,“誒,就是你們上次問我掰彎什么的吧?”
采寫_本刊記者 張燕 攝影_本刊記者 邵欣 錄音整理_實習生 劉子瑗 鐘F庭 丁玲
人氣男神,值得那么多女孩喜歡
婚外情的戲份?No!
早上十點通告,張亮準時到達現場,劇組小姑娘叫他,“亮哥,擺個Pose!”張亮瞬間找到對準他的手機鏡頭,擺出了標準男模架勢,電力十足,小姑娘很滿意地嬌嗔:“哎呀,我手機都裝不下了,全是你的照片,可是又舍不得刪。”導演馬楚成在為電影《六次別離》選角之前先做了一個小的市場調查,“我聽到周圍很多女孩子都說喜歡他,于是就去研究原因。”原本馬楚成覺得《六次別離》里這個角色張亮和林志穎都可以演,張亮的新鮮感最終吸引了他,“他沒有拍過戲,沒有影視形象上的限制。”當然很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女孩子喜歡張亮的理由,“這男人這么愛家庭,這么愛孩子,這么愛老婆,真的值得那么多女孩子喜歡!她們都朝著這樣一個目標去找能給她們安全感的男人。你說他很帥嗎?我覺得他是很有型的人,男人不要好帥,好帥像娘娘腔。他反而很有型,男人很有型比帥更好。”
在華語娛樂圈,女模特們紛紛轉型成功了(包括靚模),但男模們的大長腿卻有點像“魔咒”,從張亮再往前數,上一個知名的男模演員得是上個世紀的胡兵了。馬楚成說他不覺得大長腿是銀幕噩夢,甚至他樂意看到一個高個子和一個小個子的反差,“定下張亮后,我最后選了董潔來和他做對手戲,因為董潔個子小小的,我不要董潔墊蘋果箱,而是要張亮低下半身來跟董潔說話,你們會在電影里看到很多鏡頭都是以前沒有呈現過的,這種身高上的反差其實能造成一種寵愛的感覺,很浪漫。”唯一不能“破格”的部分是“婚外情”,馬楚成很明白觀眾對張亮的訴求,“常常愛情故事里男女主角會因為婚外情分開,但我沒有這么安排,張亮是男神,我得保護他的形象。”
男神的威力有多強大?在周刊赴大連劇組探班前的72小時,張亮去了趟韓國,為韓劇《Doctor異鄉人》客串演出,這已經是他第二次進入該劇拍攝,皆因此前短短幾分鐘戲份引來韓國和中國熱烈討論。經紀人羅麟說,上次還只有留學生來接機,這回去韓國就有當地的粉絲了。除了拍攝韓劇,張亮還在72小時的空當完成了優酷重金打造的自制節目《男神女神》錄制,節目宣傳馬小姐告訴周刊,嘉賓候選人包括張亮、鐘漢良和韓庚,最后定了張亮,“他現在的人氣挺不錯。”
電影制片主任李達對張亮的人氣有切身體會,《六次別離》有一場大學校園的戲,“其實校園挺大,是環形的,中間是操場、水池,車從化妝間那邊繞過來,你就能看見滿操場的人都在跑,只為了見他一眼,后來老師找學校抗議,為了看張亮,學生們都不上課了!”這是李達沒有預料到的場景,“說實話,我以前不認識張亮,就在網上看了一點《爸爸去哪兒》的視頻,剛好是他扮女人那期,對他的印象就是這人怎么這么實在,連撒謊都不會,不知道他能那么火。”沒有提前做安保措施的李達覺得現場可能會支撐不下去,投資方靈思沸點的人建議干脆用黑布把拍攝現場圍起來,但李達覺得這樣做不太好,“學生們其實也都很單純,對張亮來說,如果采取一些比較強硬的手段,對他并不好,他的負面就會特別多。我就跟他說,你偶爾出來露露臉,滿足一下同學們,他同意了,有學生請我幫忙找他簽名,他也二話不說很快簽好。”“人特別好,沒架子。”李達覺得現在的張亮和他當時看電視的感覺一樣,“特別憨厚。”
來自于人格魅力的人氣還解決了爆紅后的“耍大牌”危機,在傳出團隊阻止媒體采訪的當晚,張亮親自在微信群里誠懇向記者們道歉,羅麟談起此事仍心有余悸,“作為工作團隊當然是希望能保護好他,最后他真的是靠他的人格魅力化解了這件事,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大觸動,其實那件事后我們并沒有換團隊,但跟外界溝通時就會更注意方式方法,現在工作室有八個人,大家就只跟著張亮做事,因為和他一起特別開心。”
張亮+天天,魅力成倍
拆捆綁,天天得上學去!
馬楚成說,最早的劇本只是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確定了張亮后,投資方靈思沸點覺得應該加個小孩子的角色進來,“張亮加天天,魅力成倍,威力才夠大啊!”但馬楚成又不按理出牌,安排張亮和天天的角色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是分開的,“所有演員其實是害怕這種父子檔的,因為怎么演都抵不過這種真實的父子情嘛,可是觀眾會喜歡這種分開后再相聚,比看他們一直在一起效果要好。”李達也認同天天和張亮在一起的效應,“天天來劇組是我去機場接的,他單獨一個人時就是個普通小孩子,也沒什么人注意到他,和爸爸一塊兒就有1+1大于2的感覺。”
張亮很清楚父子檔是投資方看中他的最大賣點,但他在努力令自己的人氣根基變得踏實。羅麟回憶說,《爸爸去哪兒》結束后,張亮找他長談,接下來該怎么走?“節目迅速地捧紅了他和他兒子,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光鮮亮麗,但顯然這是虛的,他的自我審視就變得重要起來,他跟我聊,唱歌、演戲,還是做回時尚明星?演戲是他自己選的。”在三十多個劇本邀約中,他們選定了《六次別離》,不是因為價高者得,而是看中導演馬楚成能手把手教新人演戲,羅麟很慶幸,張亮和七年前與他初識時的心態一樣,“他這人很簡單,七年前他錄節目《太可樂了》,全程就說了三句話,其中一句是我沒有女朋友,我有老婆。他就是賺錢養家陪家人,所有事都很直接,接戲也很認真,每年就只接兩部戲,不要虛的要踏實。”
面對外界評價說張亮選擇韓劇為轉型第一步,展現了工作團隊的事業謀略,羅麟覺得太高看他們了,“我們肯定是史上最沒野心的團隊!”而張亮的話更接地氣,“咳,我就是去韓劇里普及普通話。”張亮形容自己是白紙一張,馬楚成卻特別喜歡這張白紙,“我喜歡教新人。”忐忑的投資方在督場五天后,給羅麟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可以放心了。進步顯然相當明顯,兩次客串《Doctor異鄉人》不過間隔數十天,導演陳赫就已經驚呼,張亮你不一樣了!
《六次別離》是張亮父子檔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也很可能成為這幾年的唯一,再過幾個月,天天就得上小學了,時間已不允許他長期駐扎在劇組,但張亮認為相較時間上的調配,最關鍵的是他有意識在拆捆綁,“我的正事是工作,他的正事是上學,我們做好自己的正事、做好我們兩個人的責任就好了。”羅麟對張亮的“單打獨斗”也很有信心,“《六次別離》會是他的一個轉折點,他開始慢慢對表演產生興趣,投資方五天后才放下心來,其實我在劇組看了第一天心里就有底了。”
父親節禮物是……
“給你送個火”
周刊記者是在酒店里見到的天天小朋友,攝影同事第一個反應,“這比電視上看小好多!”電視節目絕對沒有全面展示出天天旺盛的精力,馬楚成大呼小孩子實在太難控制,“你讓他走路進來,他就會蹦蹦跳跳地跑進來。”而記者上一秒還看到天天不聲不響地蜷縮在沙發里,下一秒便聽到他在大喊,旋即而來的是寇靜的聲音:“天天,我是怎么跟你說的?!”世界安靜。寇靜的專業得到了劇組一致好評,有一場天天的哭戲,馬楚成覺得其實效果挺不錯了,但寇靜會問他,導演你覺得夠嗎?我忍痛掐一下吧?“天天被張亮和寇靜兩個教育得很好,EQ非常高。”類似場景在周刊拍攝中也重復出現多次,每當天天開始走神跑偏,寇靜就會嚴厲地提點,完全不給天天撒嬌機會,每一回,天天都會蹭到張亮身邊求支援,張亮很習慣這種寇靜唱白臉他唱紅臉的角色分配,“但通常我同意了最后也不怎么算數,他也就是要個責任分攤。”
因為是父親節特輯,周刊自然也會問問這家人以往的父親節經歷,沒想到竟是一把“辛酸淚”,“坦白說,我們家就沒過過父親節,母親節是過的。”張亮決定在劇組把“面子”找回來,和天天擺出各種溫馨對看時,他大概覺得氣氛到了,“天天,父親節你打算送我什么禮物啊?”回音蕩漾了數十秒,正沉浸在燭光中不亦樂乎的天天抬起頭:給你送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