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珠寶而聞名的絕不僅只溫莎公爵夫人、伊麗莎白-泰勒與格蕾絲-凱莉。翻開隱藏在拍賣行故紙堆里的古舊資料,回溯消逝在歲月中的點滴記憶――在那充滿著機遇和奇思的黃金年代,還曾有許多大眾并不熟悉的無數位絕代佳人將生命的光彩與珠寶的光芒交相輝映,占據了整個世界注目的中心。
頂級拍賣行
最光輝與最卑微
如果沒有蘇富比、佳士得和納高,這個世界會缺失多少傳奇故事?籍由這些頂級拍賣行的解讀與傳播,我們才會在獵豹胸針的暈光中,讀到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悲歡離合,在姬瑪哈鉆石項鏈的火彩里,看到明星夫妻的啼笑因緣。實際上,因珠寶而聞名的絕不僅只溫莎公爵夫人、伊麗莎白・泰勒與格蕾絲・ 凱莉。翻開隱藏在拍賣行故紙堆里的古舊資料,回溯消逝在歲月中的點滴記憶――在那充滿著機遇和奇思的黃金年代,還曾有許多大眾并不熟悉的無數位絕代佳人將生命的光彩與珠寶的光芒交相輝映,占據了整個世界注目的中心。
布魯克-亞斯特
布魯克-亞斯特Brooke Astor 的名字前曾有太多頭銜:“紐約第一夫人”、“慈善女王”、“最后的美國名媛”,而她著名的箴言是:“金錢如糞土,應當四處傳播”、“我就是紐約的紀念碑”以及“女人的愛情與珠寶等值”。
她曾是上世紀50-60年代最耀眼的珠寶女收藏家――在溫莎公爵夫人業已漸漸退隱,伊麗莎白・ 泰勒還未羽毛豐滿的空白時段中,正是她,用無盡的財力和優雅的品位,將戰后美國粗鄙的暴發戶風格漸漸改變為優雅精致的都會氣息。可是,如果不是蘇富比于2012年9月舉行的一場“布魯克・ 亞斯特夫人珍藏”拍賣會,又有多少人記得她的存在呢?
這位典型的美國麗人擁有波瀾起伏的一生:將門之女,17歲早婚,先嫁參議員,再嫁金融大亨,到了50歲,還能用魅力征服美國最富有的男人之一――新聞周刊的董事長文森特・ 阿斯特。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她大量地添置珠寶、參與慈善。在黃金的60年代,總統肯尼迪夫人來到紐約都要去拜見她,而不是接見她。幾乎沒有一家媒體對她有過批評,原因很簡單:她雖然醉心珠寶華服,但在慈善上的支出雄居美國之冠。她還用雄厚的資金將里根和布什兩位總統推上了寶座,更捐贈了小半個紐約公眾圖書館。她那由著名設計師羅薩里奧・ 坎德拉設計的公園大道的復式公寓,是美國室內設計歷史上曝光率最高的房間。她的優雅品位令她不僅僅被卡地亞、梵克雅寶、寶格麗和蒂芙尼奉為最佳顧客,佛杜拉(Verdura)、 布契拉提(Buccellati)、戴維. 韋伯(David Webb)、讓. 斯倫貝謝(Jean Schlumberger)等珠寶大師,也正是因她的青睞有加才漸漸從依附別人轉型為獨立品牌。
在蘇富比為她舉行專場的拍賣目錄中,最著名的珍藏包括22.84克拉哥倫比亞祖母綠訂婚戒指――它原本估價僅10萬美元,但卻因為亞斯特夫人的簽名而拍出了120萬美元的天價;寶格麗祖母綠項鏈后來也拍出來70萬美元。備受矚目的還有兩件由梵克雅寶設計的胸針:一件是彩鉆紅珊瑚金獅子,一件是白鉆與鴿血紅寶石鑲著的白金鸚鵡。事實上,布魯克・亞斯特夫人對于動物珠寶的厚愛并不在溫莎公爵夫人之下,但珠寶設計卻鮮少提到這個曾經推動了一代風潮的女人。如果不是因為2007年的一則新聞報道,大家根本就不會相信,那個曾經引領了整個紐約優雅風潮的女人,居然會在彌留之際被自己的親生兒子虐待。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只能吃餿掉的罐頭,而這一切的起源,僅僅是因為她把自己大部分財產和珠寶都捐給了公益基金會,卻沒有留給自己的兒孫。
沒人知道這位美國的慈善女王去世時的確切情形,但好在法律歸還了正義,孽子被處以重刑,她的真正遺囑也得到了執行――所有的珠寶、藝術收藏和她的豪華大宅,都被蘇富比拍賣用以慈善事業。而她自己的墓碑上卻沒有任何的輝煌記載,只寫著她清醒時刻的最后回憶:我曾有一段美好人生(I had a wonderful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