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il Wang
如果說短裙代表性感、火辣,長裙代表甜美、華麗,那么中裙就代表了優雅、知性。因為它露出腿的比例不冒進不保守,恰如其分地迎合優雅的定義。它包住大腿部分,也會自然而然地讓你走路更為小步一些,走路的儀態就會更加優雅從容,這就是提升氣質的一小步。因此在倡導知性、優雅的職場,最容易見到中裙,比如教師、空姐等。
在經濟領域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來自時尚現象,那就是“裙長理論”。1920年代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經濟學家喬治泰勒最早提出這樣的觀點:“女人的裙長可以反映經濟興衰榮枯,裙子愈短,經濟愈好;裙子愈長,經濟愈是艱險。”
經濟學家是根據生活中的現象得出的這個理論,雖然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就他們幾十年來的觀察,的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有生活安逸了,才有心情展示性感美腿;相反,當遇到困境、悲觀情緒滋長的時候,穿衣服也會變得保守起來。就像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大多數女生都愛穿短裙。其實這也恰恰反應出了經濟的繁榮,就能維系著時尚的繁榮發展。穿短裙只是時尚繁榮狀態下的一個特定現象,更為普遍的現象則是百花齊放,即短裙、中裙、長裙都能受到女人們的追捧!
相比短裙和長裙,中裙似乎處于中庸之道,如果按照“裙長理論”的說法,穿中裙的女人是否過得不好也不壞呢?顯然我們不能如此來明確定義,因為穿中裙的目的有兩點,它們都是有實際需求的:一是為了得體,在工作、會議等正式場合,女性穿短裙會顯得不夠莊重,穿長裙會顯得過于隆重,中裙卻正好提供干練而正式的形象;二是為了搭配好看,在很多講究搭配時的身材比例狀況下,中裙能夠很好地起到協調比例的作用,無論與單件的短上衣搭配,還是與長外套搭配,都能起到優化視覺比例及里外衣服層次上更協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