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吃也可以自己制作,就拿名字最有特色的大腸包小腸“來說,是臺灣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特殊小吃,其實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后,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即成為“大腸包小腸”。
其實臺式香腸在超市里大多可以買到,拿回家在微波爐里轉一圈便可以,關鍵的點就是這糯米腸。糯米腸本身也是臺灣的一種小吃,生糯米經過浸泡后與絞肉、蝦米、紅蔥頭一起快炒,并加入醬油、米酒、鹽等調味,成為糯米內餡。如果你嫌灌腸太麻煩,完全可以用這些調料來調味糯米,像類似南京人愛吃的蒸飯形式加以改良,相信一定可以做出同樣風味的“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
食材:臺灣糯米腸兩根,紅衣香腸兩根,黃瓜,花生碎,蘿卜干,雞蛋,大蒜瓣。
調料:醬油膏,甜辣醬,或者番茄醬適量。
做法:
1.鍋內放適量油,將糯米腸、紅衣香腸放入,小火慢慢煎至皮焦黃。
2.黃瓜切片,糯米腸用刀割開一個小口,放入花生碎。
3.雞蛋打散,蘿卜干切碎,蒜切成片。
4.鍋內入油,先將蘿卜干、蒜瓣炒香,再淋入雞蛋煎熟做成菜脯蛋。
5.最后將菜脯蛋切碎放入糯米腸中,再放入紅衣香腸、黃瓜片,淋上醬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