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銀行業金融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金融扶貧工作,先后出臺了多項金融扶貧政策,全方位加大金融扶貧力度。但從脫貧攻堅的總體成效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為深入了解轄區金融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提升金融扶貧的精準度和有效性,近日,菏澤銀監分局對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金融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
(一)建立扶貧責任機制。為保障金融扶貧工作規范有序開展,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分別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專門研究金融支持方案,全面助推扶貧政策落實,有效實施金融扶貧常態化、制度化管理,積極引導扶貧工作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同時,制定具體扶貧措施,層層落實扶貧任務,明確具體承辦部門和責任人,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工作體系,確保扶貧工作組織健全、扶貧力量充足,努力構筑領導帶頭、全員參與、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案例一:1、菏澤農商行成立金融扶貧領導小組和“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室”,責任到人,落實扶貧工作,總行高管負責包片支行和扶貧定點支行的金融扶貧工作指導及督導檢查工作,支行行長負責轄內扶貧工作重點村莊的對接、協調及小微企業走訪工作,客戶經理負責轄內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貧困村莊建檔立卡和走訪、對接工作,建立扶貧工作長效機制,實施常態化管理。結合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加大對轄區扶貧重點鄉鎮、村莊貧困對象的摸底調查工作,根據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做到全面摸排,準確識別,有效甄別扶貧對象;積極與扶貧部門協調對接,做到信息互通,及時更新,資源共享;建立詳實的臺賬,臺賬涵蓋扶貧主體基本情況、貸款額度、幫扶方式、帶動人數、扶貧效果、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等內容,實行專項管理,專人負責,實時掌握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同時,定期開展考核評價,總行對金融扶貧工作開展較好的支行(部)進行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對扶貧工作開展不力的,對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見談話;2、為加快推進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和開發建設,萊商銀行菏澤分行及時成立了以分行行長為組長、分行副行長為副組長、各部門和各縣區機構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推進革命老區金融扶貧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革命老區金融扶貧服務工作聯動機制。同時,該行還將相關通知下發至各營業網點,要求要積極對接,切實加大對革命老區金融精準扶貧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創新扶貧服務模式。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結合自身業務發展的同時,不斷改進和創新扶貧產品與服務模式。如菏澤農商行推出“公司+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支持貧困戶就業的龍頭企業、扶貧就業點、農民合作社等扶貧經濟組織431個,帶動5821名貧困人口就業;農行菏澤分行推廣“融資增信+農戶貸款”、“政策性公司+農戶貸款”、“保證保險+農戶貸款”等扶貧擔保新模式,其中“政策性公司+農戶貸款”是我市金融系統首筆發放的農業合作社貸款,貸款金額400萬元,帶動了300多名貧困人口走上脫貧之路。
案例二:1、成武農商行在指導農民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的能力的同時,積極向農村專業合作社提供貸款,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例如,該行采取“銀行+合作社+貧困戶+基地”模式,向光華小麥專業合作社貸款40萬元,建立了1000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通過土地與勞動力入股分紅和訂單產品保價回收等方式,貧困戶每年可獲1200元/畝的土地流轉租金,如參與務工,還可獲得務工收入。目前,已幫助50戶貧困戶增收致富;2、曹縣農商行在走訪大集鎮時,在了解到曹縣喬尚服飾有限公司因資金問題不能接大量訂單時,曹縣農商行大集支行以商戶聯盟的方式,對曹縣喬尚服飾有限公司等16位商戶發放了第一批貸款150萬元,其中為曹縣喬尚服飾有限公司授信10萬元。曹縣喬尚服飾有限公司利用信貸資金通過網店積極拓寬銷路,訂單不斷增加。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展,曹縣農商行大集支行又為其增加了15萬元的信貸資金幫助擴建廠房。目前,曹縣喬尚服飾有限公司產業下有兩個天貓商城,兩個淘寶網店,年收入已達到800萬元,隨著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大批貧困群眾通過電商進行脫貧。
(三)構建融資合作平臺。為加強溝通協作,凝聚多方合力,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發改委、扶貧辦、財政局、人社局等政府部門,集中開展貧困戶走訪調查活動,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制管理,及時解決符合信貸條件貧困戶的資金需求。如郵政儲蓄銀行菏澤市分行與人社局在全市9個縣區合作推廣了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業務,截止7月末共發放創業貸款8336萬元,受益貧困戶875戶;鄆城農商行通過對接縣扶貧辦,先后發放扶貧貸款256筆,貸款金額11780萬元,帶動1315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案例三:1、2017年東明中銀富登村鎮銀行通過與縣政府、縣扶貧辦及鎮村扶貧對接,建立了光伏扶貧項目,在獲得總行的支持下,先后與天合光能、陽光電源兩家光伏企業對接。采用按季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在盡量延長貸款期限情況下,保證了每戶每年在歸還銀行貸款之后,仍有收入可以進行扶貧工作。目前該行計劃2017年發放光伏扶貧貸款300萬元;2、單縣農商行在現有扶貧政策基礎上,積極探索扶貧新模式,通過與當地金融辦、扶貧辦座談,計劃使用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資金在全縣投放1億元企業扶貧貸款。該扶貧貸款采取“富民生產貸”方式投放給貸款企業,企業每幫助一名貧困戶,可獲得5萬元貸款支持,企業通過資金支持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每個貧困戶每年可獲得約3000元的家庭收入,企業通過幫助貧困戶,自身也可以獲得該行的利息優惠和縣扶貧辦的貼息,使用資金的壓力不增返降,提高了企業參與扶貧的積極性。
(四)積極發放小額扶貧貸款。截至9月末,農商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發放“富民農戶貸”51500萬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1643人,發放“富民生產貸”28603萬元,帶動12310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案例四:1、家住成武縣黨集鄉貧困戶陳某平時的生活開支和孩子教育費用支出主要依賴于幾畝地的產量收入,生活條件較為艱難。成武農商行在開展精準扶貧活動中了解到,陳某想通過養鵝來脫貧致富,但苦于資金不足,遲遲沒有開展。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經成武農商行查詢,陳某在扶貧貸款名單里,經過調查也符合貸款條件。2017年8月2日通過陳某申請,成武農商行黨集支行向其發放了5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用款期限12個月,年利率4.35%,并享受各級財政扶貧資金對小額扶貧信貸形成的利息給予補貼。通過申請“富民農戶貸”小額扶貧貸款,陳某不僅及時買來了鵝苗進行養殖,同時也減輕了脫貧經濟上一定的負擔;2、單縣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在金融扶貧工作調研中,將單縣龍王廟鎮羅莊行政村種植戶徐某經營的蔬菜大棚作為“富民生產貸”發放試點,在扶貧貸款發放過程中,該行在當地政府的監督下,借款人徐某與貧困戶張某、楊某簽訂了幫扶協議,僅用三個工作日就對徐某發放“富民生產貸”10萬元。根據“幫扶協議”貧困戶張某、楊某在徐某蔬菜大棚每日勞作將有60元的收入,每月將有1000多元的收入。通過發放“富民生產貸”,政府貼息,貧困戶受益,實現了銀行放款有收益、企業生產有資金、貧困戶脫貧有收入的“三方共贏”。
二、金融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補償機制不健全。根據《山東省小額貸款扶貧擔保基金使用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小額扶貧貸款由縣區財政和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共同承擔擔保責任,地方財政承擔2%的擔保金,再由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對所發放的扶貧貸款提供擔保或保險。但由于縣區財力的差異,個別縣區無法出資承擔擔保責任,出現存入擔保金不足的問題。同時由于扶貧貸款風險較大,目前轄區內尚無保險公司參與此項業務。
(二)扶貧信息共享不及時。政府扶貧部門、金融機構、金融監管部門之間沒有建立起完善、統一的扶貧對象信息的共享系統,從而使得金融機構不能有效及時地了解貧困戶情況,不能真正做到精準扶貧。同時由于貧困人口之間貧困程度、貧困類型存在很大差異,金融扶貧的側重點不同,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未充分了解信息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金融扶貧缺乏合力。目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開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上對項目選擇、風險評估、機具布放上各自為陣,難以實現資源共享。對一些貧困村和貧困戶扶貧貸款中出現信貸盲區、賴債戶重復貸款、“甲貸乙用”等問題,造成了金融扶貧資金的浪費。
(四)考核激勵制度不健全。由于小額扶貧貸款額度小、分布散、利率低,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吸引力不大,造成銀行金融機構對扶貧貸款“不愿放”的現象,同時,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尚未出臺鼓勵性的績效考評措施。
(五)扶貧免責機制不完善。貧困戶屬于低收入群體,絕大多數不符合信貸條件,扶貧貸款的風險要高于其他涉農貸款。同時,有些貧困戶信用意識淡薄,存在違約、失信等情況,導致信貸人員出現“畏貸”、怕擔責等思想包袱。
(六)扶貧產品契合度不高。雖然銀行業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金融產品創新,但具有扶貧特征的金融扶貧產品相對較少,且貧困地區基建水平低、產業支撐薄弱、增收空間相對有限,銀行業金融機構扶貧產品與產業發展契合度不高、適應性不強現象,導致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無法更深入地開展。
(七)扶貧貸款風險不斷凸顯。部分貧困戶對銀行推出的扶貧信貸產品認識不清楚,另一方面,由于對扶貧貸款政策的宣傳不到位,部分貧困戶認知能力不足等原因,片面的理解為扶貧貸款是國家撥付的無償救濟資金,扶貧貸款可還可不還的錯誤思想。加之,農業生產具有弱質性,容易受自然災害影響,導致貧困戶收入不穩定,還款來源得不到保證,導致銀行金融機構扶貧類貸款信貸風險頻發。
(八)貸款期限不完全匹配。個別重點推廣的金融扶貧項目存在貸款期限與項目收益期限不匹配的情況。如光伏扶貧貸款,農戶建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需要10年收回成本,而富民農戶貸的最長期限僅為3年,貸款期限短給貧困戶造成較大的還貸壓力,無形中增加了脫貧上的經濟負擔。
(九)申請貸款主動性不強。貧困戶是金融精準扶貧小額信貸的幫扶主體,但由于部分貧困戶對精準扶貧小額貸款認識不足,同時小額貸款授信額度較小,而貧困戶缺乏有價值的抵押物,并且社會關系簡單,無法提供更加有效的增加授信額度的方式,導致貧困戶申請貸款的主動性不強。
三、金融精準扶貧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監管部門要建立和完善人民銀行、扶貧、財政、金融機構等參與的脫貧攻堅金融服務工作聯動機制,加強政策互動、工作聯動和信息共享。切實發揮監管部門在脫貧攻堅金融服務工作的監管引導作用,加強統籌協調,推動相關配套政策落實,著力提升脫貧攻堅金融服務水平。
(二)建立分片包干的責任機制。監管部門可根據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專長和實際情況,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發放、扶貧項目融資、服務網點布設等情況,建立分片包干責任制。對扶貧小額信貸發放,按鄉鎮明確一家責任銀行,由責任銀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名單制管理,責任銀行要定期更新融資對接需求表,及時跟進貧困戶的用款需求,確保小額扶貧信貸精準發力、精準投放。
(三)健全完善差異化的監管制度。監管部門要及時出臺有針對性的扶貧開發金融服務監管措施。對貧困地區銀行業法人機構的分支機構設立,以及現場檢查等方面作出特殊安排。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確定扶貧項目貸款、扶貧小額信貸的不良貸款容忍度。對于因自然災害、農產品價格波動等客觀原因造成無法按原定期限正常還款的貸款可以合理展期。同時要及時制定小額扶貧信貸盡職免責指導意見,切實提高信貸人員辦理貸款的積極性。
(四)進一步發揮扶貧小額信貸作用。扶貧小額信貸是破解貧困戶融資瓶頸的關鍵舉措,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持續加大投放力度,制定專門的扶貧小額信貸管理辦法或業務實施細則,同時設立扶貧小額信貸綠色通道。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應貸盡貸、隨用隨貸的原則,力爭實現扶貧小額信貸全覆蓋,促進貧困人口的脫貧增收。
(五)加大精準扶貧的市場對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深入農村一線,對農戶開展深入調查,弄清摸實貧困情況,精準識別貧困程度,把準看透貧困原因。將農戶信用信息和扶貧信息結合使用,以信用評級“聯姻”精準扶貧,精準投放信貸資金,大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對象精準、應貸盡貸”,有效實現信貸資金對金融扶貧的“精準滴灌”。
(六)優化金融扶貧的產品體系。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圍繞扶貧企業和貧困戶的經營特點和融資需求,改進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農戶貸款產品。根據地方經濟特點和農戶貸款運行規律,設計精準對接扶貧需求的產品體系,例如推出基礎設施扶貧、教育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特色化扶貧項目,滿足扶貧企業和貧困戶多元化的融資需求。同時積極開展將土地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產權逐步納入抵押范圍,切實解決貧困居民融資難問題。
(七)加強扶貧政策的宣傳引導。積極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渠道,大力宣傳扶貧政策和致富信息,積極推介典型經驗和成功案例,讓貧困地區群眾切實感受到金融資源和扶貧政策的有效利用對自身脫貧致富的重要意義,激發貧困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充分發揮駐村干部深入農村、貼近農民、熟悉金融的優勢,幫助村民理清發展思路,讓農戶對自身的生產經營有本“明白賬”,明確脫貧致富的重點及方向。
(八)提升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監管部門要圍繞建立扶貧工作考核機制、完善信貸投放落實制度、創新產品服務、加強部門聯動、強化監管引領等方面對銀行業支持精準扶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同時指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信貸投放、增設網點機具、研發扶貧金融產品等工作,提升精準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張以良)
猜你喜歡
- 菏澤連發兩文力保交通安全對嚴重交通違法頂格處罰
- 評論() | 分享10月10號 14:39
- 菏澤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大漲
- 評論() | 分享10月10號 14:39
- 菏澤人民路路口渠化施工11月底完工
- 評論() | 分享10月10號 14:39
- 全國U21錦標賽冠軍 排球運動健將赴菏做近視手術
- 評論() | 分享10月10號 14:39
- 百萬人“十一”游菏澤 旅游消費實現3.5億元
- 評論() | 分享10月10號 14:39
- 11月15日前 菏澤10萬戶居民將告別“煤球爐”
- 評論() | 分享10月10號 14:39
- 練建軍到佃戶屯街道辦事處督導“氣代煤”工作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6:49
- 華夏保險菏澤中支 喜獲“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54
- “十一”假期,800多萬輛機動車駛過菏澤高速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54
- 菏澤火車站單日最多發送3.3萬人次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