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茶藝之道,揚文化風帆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字句描摹著關于茶的篇章:“翠葉煙騰冰碗碧,綠芽光照玉甌青”“松濤烹雪醒詩夢,竹院浮香蕩文思”“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貫古由今,萬般辭藻鐫刻描摹著名為茶的藝術,可總難言出它的精妙。這份孕育于廣袤中華大地的傳統文化,暈染了國人含蓄內斂的文化氣質,融匯了富有情思雅趣的東方美學,倒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意蘊。

《茶經》有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肩負新時代使命的青年人為了更好的讀懂中國傳統文化,秉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品格,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曲阜師范大學寒假社會實踐隊伍“茶韻文化尋者隊”暨文化創意協會茶藝部實踐小組的成員們懷揣著一份對茶藝的敬仰和追尋,在“天下茶人網”的大力支持下有幸采訪到了國家一級茶藝高級技師、國家高級評茶員呂葉老師,在品談中共赴一場茗香之旅。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成于明清,茶藝的發展史亦是中國歷史的變遷滄桑史,歷史賦予了在茶不同時代的生機,也讓茶呈現出在歷史不同時代的風貌。”呂葉老師訪談中提到了“唐煮、宋點、明撮泡”的歷代茶藝形式,表示茶藝的發展史體現了國人審美情趣的變化,更反映了時代風尚和物質文明的發展。如今的人們在品茶、做茶、賞茶中仿佛回溯曾經那個在書頁中泛黃的時代,與遙遠的時空中的文人雅士暢敘古今、寄懷世事。“茶藝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茶藝的歷史更是其中的滄海一粟,每每深入學從這段歷史中,無不贊嘆中華文化的精妙。”

在談起與茶的結緣的因由時,呂葉老師道出了兒時與龍井茶的故事。過去北方流行的茶種不多,其中之一就是龍井茶。兒時的她時常好奇這色澤透亮、滿是豆香的茶到底是什么,正是由于這份機緣,長大后的她懷揣著這一份探求的渴望,于2009年毅然去往杭州,師從中國茶葉博物館研究員周文棠教授學茶13年,系統的了解茶藝知識,研茶藝表演。數十載時光的學,讓她的不僅僅圓滿了兒時的困惑,更在不斷深刻學中越發感悟到茶藝的真諦。“一壺好的茶湯可以去展現茶的品質,但是想要去領悟一種文化更需要一個載體、一種表現形式,而在我看來這個載體就是茶藝。”

“茶藝改變了我很多,在在領略茶、品味茶的過程中,你會慢慢的發現內心變得寧靜,祥和;與人相處時也變得從容,溫暖;不知不覺中對生活擁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愛,而這感受我希望能分享給更多的人。”琴棋書畫、詩酒花茶蘊涵的是雅境,柴米油鹽醬醋茶書寫的是俗世,雅境與俗世看似格格不入,但二者卻因茶架起了互通的橋梁。“茶的意蘊豐富,上可輕茶小盞,下可粗葉大杯,上可王謝堂前燕,下可飛入百姓家,也正因為這一份長存于中華文化的兼容性,讓茶可以贏得世界的矚目。”呂葉老師成立“風舞流光閣·茶空間”,多年以來, 致力于茶藝的推廣,數次舉辦公益茶藝講座和多種茶文化活動,意在通過多樣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學茶藝,于浮世中找尋心靈的安所。

高山深靄、溝壑田間,茶向世人綻放了勃勃的生命力;熱湯滾落、水霧吟誦,茶藝向世人描摹了別樣的心靈之旅。茶藝之道,歷經歲月而彌新,融通古意而雅質,呂葉老師于茶藝之路不懈追尋,立足自身感悟,向世界展現了國人對茶文化的弘揚與堅守,書寫了文化傳承的新篇章。

作者:高承沄
來源:天下茶人網
猜你喜歡
- 遠觀恢弘大氣,近觀婉約精致!居于濟寧宸悅府感受四季的自然風景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4:34
- 賦予濟寧城市菁英更多生活溫度!任興金辰大都會提升生活品質的空間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4:34
- 打造時代人物傾往的理想居所!濟寧青特花嶼城暢享都市慢生活的愜意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4:34
- 開啟湖居圓滿的序章!城投綠城湖畔雲廬深諳自然的情緒表達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4:34
- 開啟湖居圓滿的序章!城投綠城湖畔雲廬深諳自然的情緒表達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3:19
- 賦予濟寧城市菁英更多生活溫度!任興金辰大都會提升生活品質的空間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3:19
- 打造時代人物傾往的理想居所!濟寧青特花嶼城暢享都市慢生活的愜意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3:19
- 遠觀恢弘大氣,近觀婉約精致!居于濟寧宸悅府感受四季的自然風景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3:19
- 承茶藝之道,揚文化風帆
- 評論() | 分享02月14號 13:19
- 富人會買什么樣的房子?匯濤世紀風景致敬濟寧塔尖生活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