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提醒:公路不是曬糧場 交通安全放心上
【新浪汽車臨沂訊】時下正值秋收大忙季節,因農民占道曬糧而引發的各類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盡管交警等相關職能部門對此常抓不懈,但因其具有時間集中、發生頻率、治理效果不明顯的特點,特別是離村莊較近的鎮村公路,曬糧農戶和執法人員打“游擊”。執法人員來了就撤,一離開公路就又變成了曬糧場,等到真的引發了交通事故又后悔莫及。交警提醒廣大農民朋友,為了您和他人的交通安全,請千萬不要在公路上堆放和晾曬玉米、花生等農作物。
每年的夏秋農忙季節,鄉村公路都會成為“大曬糧場”,這使公路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行駛中的車輛遇到麥子或者玉米粒易打滑、跑偏;車輛為躲避行人易產生刮擦、追尾;莊稼秸稈和秧蔓纏繞到機動車的傳動裝置,一是影響剎車效果,容易發生車禍,二是經摩擦后自燃,易引發火災,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導致車輛著火。
還有部分群眾隨意在糧食四周放置木棍、石頭、酒瓶等障礙物,迫使車輛繞行通過,不但使路況變窄變差,而且大大增加了行車危險系數,一旦駕駛人判斷不準、處置不當,就會引發側翻于路邊(溝)的交通事故。
而在公路上晾曬的大量糧食,在陽光照射下容易反光,脫粒、揚場時飛揚的糠絮,有時落在擋風玻璃上,甚至刮入駕駛員的眼中,令駕駛員防不勝防,給行車安全帶來很大影響。此外,在公路上打場曬糧作業者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往往只是只顧干活,為了自己干活方便,不注意避讓過往車輛。有時突然走到路中間,使車輛避讓不及而引發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十七條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圍擺攤設點、打場曬糧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等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活動。而很多農村群眾由于缺乏法律法規知識和安全意識,加上自顧方便,對于自己公路大上打場曬糧不以為然。殊不知擅自占道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的行為,不僅極易造成自身、過往行人和車輛損害,增加了事故隱患,而且違反了道路交通的相關法律規定,嚴重影響了交通安全。對于由占用者非法占用道路活動引起的交通事故致通行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非法占用者應當作為民事賠償主體。
治理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絕不是交警部門一家能唱的獨角戲, 光靠公路部門的專項治理肯定不能解決村民糧食的晾曬問題,當地政府和村委會要根據村里現有情況, 集中規劃集中管理,合理安排解決好村民的打場曬糧場所,堵住在公路主干線上打場曬糧的苗頭。
交警部門要加強對村民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的同時,把在主干線公路上曬糧作為“高壓線”,充分發揮執法的嚴肅性,加大管理力度,堅持制止此類違法現象的發生。也希望廣大農民從大局出發,提高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摒棄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的不良行為,確保自身和過往行人、車輛的安全。
- 相關新聞
-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