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楊芳)“6.26”是國際禁毒日,今年主題是“遠離合成毒品 放飛中國夢想”。由于目前流行的毒品可從含有麻黃堿的感冒藥中提取,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警示信息,提醒消費者購買藥品別“超量”。
據了解,近年來,毒品的種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搖頭丸等新型毒品產生。有專家預測,苯丙胺類毒品將取代海洛因成為主要的毒品。甲基苯丙胺因其毒性劇烈故被稱為“冰毒”,其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表現為幻覺、妄想,濫用者精神依賴嚴重,停藥后表現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而制造冰毒最主要的原料是麻黃堿,常用的感冒藥如新康泰克、百服寧、白加黑等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簡稱含麻制劑)均含有該成分。在麻黃堿原料難以獲得的情況下,不法分子大量騙購、套購含麻制劑,從中提取麻黃堿后制造冰毒,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和公共衛生問題。為此國家制定了含麻制劑“限購令”,規定購買含麻制劑需憑身份證,每次銷售不得超過2個最小包裝,并且單位劑量麻黃堿類藥物含量大于30mg的列入處方藥品管理,需憑醫師處方購買。
在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和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在購買、銷售、使用含麻制劑時,要到正規的藥品經營使用單位,嚴格按照規定購買銷售使用,并在藥師或醫師指導下用藥;嚴格執行銷售限量規定,妥善保管和處理含麻制劑,不給制毒分子提供可乘之機;認真履行禁毒義務,提高含麻制劑安全意識,防止從正常藥用渠道流失用于制毒,如發現有超過正常醫療需求,大量、反復、多次購買含麻制劑的,應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
相關鏈接網上學來“工藝”
一男子用感冒藥制售冰毒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曹建民)近日,濟南市市中區公安分局破獲了一起制售冰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安某某因欠下巨額賭債鋌而走險,從網上學來用某品牌感冒藥制作冰毒工藝后,在租住房屋內開起了制售毒品的夫妻店。昨日,記者從警方獲悉,安某某現因涉嫌制作、販賣毒品被刑事拘留。
5月27日下午,市中區公安分局刑警一中隊在濟南市花園路一小區內將涉嫌吸食毒品的違法嫌疑人閆某抓獲,經審查,閆某供述其吸食的毒品系2013年5月22日左右在濟南市一名叫安某某的男子家中購買。2013年5月27日晚11時許,在閆某的指認下,辦案民警在安某某家中將其抓獲,并在其身上和臥室中查獲大量冰毒。
搜查中,民警發現安某某家中有大量某品牌感冒藥藥盒以及乙醚、乙醇等化學試劑和玻璃器皿。據警方介紹,國內已有通過該品牌感冒藥制作冰毒的先例,警方懷疑安某某有制造毒品的重大嫌疑。與此同時,濟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指派專家到專案組指導案件的進一步審查。
經審訊,安某某交代了犯罪事實。據了解,安某某早年沾染上吸毒惡習。2012年前后,安某某迷戀網絡賭博,欠下了巨額賭債。為還賭債,安某某被迫賣掉住房,一家人在外租房住。2012年春節以來,安某某開始利用吸食冰毒后的過濾水提煉制造冰毒。隨后向網友學習利用康泰克膠囊提煉制造冰毒,妻子李某涉嫌幫助安某某制作冰毒。警方介紹,一克冰毒的制作成本僅數十元,但轉手賣出后卻能獲得驚人暴利,安某某沉迷其中。
目前,警方已掌握安某某的客戶群十余人。犯罪嫌疑人安某某還利用互聯網同網友交流制毒技術,并用快遞將制造的冰毒販賣和贈送給網友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