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丁捷 王僖 段婷婷 張浩
近段時間,省城進入密集修路期,和平路、山大路、泉城路、濟齊路、二環南路快速路……10多條道路相繼封閉或半封閉施工,讓濟南的道路愈加擁堵。
此次大規模修路,讓市民聯想起2009年全運會召開前,省城也有一個密集的修路季。當年4月份,濟南有50條道路在改造。而省城今年計劃要開工建設18條重點道路。雖然改造的道路并不算多,不過因為改造時間比較集中,一些市民還是感覺到了很多不便。
最近,很多市民致電本報,對省城如此密集的修路提出疑問。
問題1
修路為何這么扎堆
5月24日,山大路北段改造工程開工;6月23日,和平路改造工程開工。兩條道路的開工時間僅僅相隔一個月,而這兩條道路都位于濟南東部,且距離非常近。6月20日,二環西路南延地面工程開工建設,7月2日,二環南路西段工程開工。間隔日期只有12天。
住在和平路一部隊大院的劉女士徹底感覺到了不便:以往在小區門口坐80路公交車去上班,現在只能至少走15分鐘,到解放路去乘坐80路,還要忍受塵土飛揚。劉女士還經常去山大路逛街,山大路北段修路,也打消了她逛街的念頭。
“一個區域內一條道路修,可以理解,兩條道路同時修,就是安排有問題了。”劉女士說。
部門回應:
迎十藝節只是原因之一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說,一大批道路最近相繼開工,部分是因為迎接10月份在濟南舉辦的十藝節。記者在濟南市政府網看到,二環西路工程、緯十二路工程被列入了“迎十藝節重點項目”。
這位工作人員說,2009年全運會前,濟南曾經集中修過一批道路,全運會給濟南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運會前修路高峰期結束之后,省城對于道路的投資一度減少,維修的道路也少了。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各種城市綜合體的增長,對于道路擴寬、管線增加的需求這幾年也逐漸增加。今年需要重點解決這種需求。
今年省城要修18條重點道路,如果把這些道路分散開修,對于交通擁堵也許有所改善,可是為何這么集中?省城一家施工單位工程負責人說,修路對于氣溫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在-5℃以下時,水泥穩定碎石就無法鋪設,瀝青鋪設要求在10℃以上。所以適合北方地區修路的月份只有每年3月到11月。
“各個城市道路招標都集中在3月到5月。”這位工程人員說,招投標需要10到15天,再加上公示期7天,等到正式施工,就集中在六七月份了。
問題2
為何一定要全封閉
和平路修路,全封閉施工;山大路北段修路,全封閉施工;泉城路修路,全封閉施工……市民孫先生疑惑地說,為何修路時一定要全封閉呢,能否在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給市民留出一定空間?
孫先生說,道路全部封閉,意味著機動車無法通行,在機動車越來越多的今天,應當慎用全封閉的方式,可以通過兩種封閉方式來減少對市民的影響,一是半封閉施工,一是分段封閉施工。
部門回應:
半封閉工期延長一倍
“我們也研究過泉城路半封閉和分段施工的方案。”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這位工作人員說,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全封閉的施工方案。
他說,泉城路半封閉施工,意味著工期要延長一倍,通行效果卻不一定好。泉城路是雙向四車道,如果半封閉施工兩個車道,圍擋還需要占用車道,實際上只有一個車道可以通行,在這種情況下,一輛車出故障,泉城路上就得堵死。“長痛不如短痛”,半封閉施工和分段封閉施工,都會大大延長施工時間。
而二環西路南延建設工程、二環南路西段建設工程,都是采用半封閉施工的方式。對此,二環西路南延建設工程項目部負責人李先生說,二環西路和泉城路不同,前者周圍多是村莊,沒有可繞行道路,全封閉后車輛無法繞道,后者可以有多條繞行道路,所以寧可半封閉拉長工期,二環西路南延也需要采取半封閉的施工方式。
問題3
為何修路這么頻繁
住在銅元局后街的李大爺對于少年路的頻繁維修感到不理解。在他的印象中,少年路2010年、2011年、2012年每年都在施工,好不容易盼著每次施工結束了,沒過多久又開工了。
“修路就不往后多考慮幾年嗎?每條管道換一遍要挖開一次,這修路就成刨地了嗎?”李大爺認為,不光是少年路,省城很多道路在修建時沒有考慮長遠,每年管線單位都各管各的,造成一些道路的重復開挖。
部門回應:
綜合體對管線需求大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濟南目前大約有2000條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路、支路等。一般來說,每條路的基本設計使用標準為15年。按照這個來計算,省城每年到了使用標準、需要進行維修的道路有很多。
使用標準是15年,為何有的道路兩三年就開挖?這位工作人員說,這主要是因為城市發展對于管線需求加大,尤其是最近幾年提出了“城市綜合體”的概念。在沒有引入城市綜合體時,一般的道路就能夠承載水、氣、熱、排水、電力、污水等多種管線,城市綜合體對于配套管線需求很大,經常需要對道路刨掘,進行管線的更新。
從2012年開始,為了避免道路的重復挖掘,省城開始對各種管線實行統籌開挖的辦法,一家管線單位動工前,相關的管線單位坐在一起商量,看看各自單位有沒有在該區域內進行管線改造的計劃,如果這家單位表示沒有,則5年之內這家單位不能再對該區域施工。如果有,一起同步施工,以避免反復挖掘。
問題4
為何有的工期延長
對于道路工期的問題,也是很多市民質疑的。早在2010年,濟南市規劃局網站上就公布說,當年要實施緯十二路改造工程,可是直到2013年,工程才開始動工。開工日期延后了三年。
再比如無影山路,2010年7月開始改造,當時計劃于2011年6月底全部完工。不過直到2012年5月份還沒修完,一些地方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還沒有修建,只修了快車道。
部門回應:
拆遷是個大難題
“現在緯十二路南段為何不修?就是拆遷問題,很多道路打不通,都是因為拆遷問題。”一家施工單位的工程人員說,一般的道路施工,兩三個月就能完成,但是如果拆遷不到位,這工期可就不好說了,一戶不拆遷就可能影響到管線的穿過。
這位工程人員說,省城一些道路維修曾經在沒有拆遷完畢的情況下就開始,這種辦法有個缺點,如果拆遷拆不動,施工卻已經把路面挖開,就可能影響交通。所以目前的很多工程都是先拆遷完畢,才開始組織施工,這樣對于交通的影響小一點。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市政工程施工有很多環節,從前期工程的策劃到工程的設計招標、監理招標、施工招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工程的策劃,策劃階段需要對道路維修的各種困難進行分析,這其中可能遇到很多困難,比如拆遷的問題,管線遷移的問題,資金的問題等等。
因為拆遷不到位的原因,有的工程已經拖了兩年。旅游西路東段改造工程(玉興路-舜耕路)從2011年9月16日就開始進行公示,當時公示牌就放在了路邊,但到目前還是沒有維修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