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鄭希平
7月6日下午1點多,濟南市商河縣韓廟鄉紅廟村,四名15歲的男孩結伴到一水坑內玩耍時,三人溺亡(詳見本報7月7日A3版)。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去河邊湖旁游泳消暑的市民越來越多,在享受清涼的同時,一些危險因素也悄然伴隨。7月7日,記者走訪了硯池、黃河風景區、漿水泉以及無影潭公園、護城河黑虎泉段等,而在這些水域中,每年都會發生意外溺亡事件。
硯池
奪命“礦坑” “水鬼”也怕
7月7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了位于燕翅山的硯池。此時的硯池,如同下“餃子”,放眼望去,滿是來此游泳的市民,大部分在邊上游泳,也有幾個膽大的在池中間暢游。
一名剛上岸的市民向記者說:“硯池哪一年都淹死人,記得好像是2009年,三名大學生在這里游泳,全部淹死了。”這位市民向記者講述了他了解的事情,當時家屬雇來“水鬼”(即潛水員),想把孩子的遺體帶回老家。“那些潛水員收了幾千塊定金,說保證撈上來。”據這個市民說,后來潛水員潛進去一會,就浮了上來,連說河底全是坑道,深不見底,這活他們干不了。
對于硯池的危險,在此游泳的市民都能說出一二來,但由于硯池因水質清澈,且無需交費,每年夏季吸引不少人慕名前來。
在硯池石壁上,一邊寫著“秀水天成”,另一邊寫著“珍惜生命”。然而多數人只享受著秀水天成,忽略了潛在的危險。
危險因素:
相關資料顯示,因歷史上不規范的采礦活動,燕翅山遺留了大量采空區和采礦廢渣。硯池就是采空區坍塌而形成的一個“礦坑”。水下地形十分復雜,水邊崖壁幾乎都是垂直的,一下水深度就在10米左右,深處更是達到三四十米。除了水深,其水底還有亂石堆積,水下地形復雜,如果扎猛子,頭部有可能被卡在石縫里。也有人說,礦坑里面殘存有廢棄的礦石,礦物質在水中如果發生化學反應,容易產生氣體,氣體形成很大的氣泡后會突然浮出水面,一定范圍內水的浮力就會減小,人很容易被“吸”下去。
護城河
水溫較低 抽筋難自救
7月6日凌晨,一位大學男生為了救女同學(詳見本報7月7日A3版)護城河內不幸身亡。據了解,落水的女生不知什么原因,到了河中游泳,腿部發生了抽筋。男生一時著急,明知不會游泳,縱身水中,不幸發生了意外。
7月7日下午1點,記者來到了護城河黑虎泉段,此時氣溫挺高,走路就汗流浹背。此刻有不少市民在護城河畔黑虎泉段游泳。一位準備下水者告訴記者,“護城河里水溫低,下去容易抽筋。”而一旦發生了抽筋的現象,由于護城河水的流動性等,河岸比較陡峭,營救的難度不小。
危險因素:
一位常在此游泳的老人告訴記者,護城河雖然清淤,但一些地方下面還是有淤泥的。并且水是流動的,又是泉水匯集而成,水溫比較低,貿然下水,容易發生抽筋等現象,所以不可大意。
黃河
水面平靜 水下“吃人”
7月6日傍晚,有市民發現在黃河森林公園段黃河激流中,有兩名男子順流而下,疑似溺水。警方和群眾向其大聲喊話,但由于河道過于寬闊,兩人沒有任何回應,在黃河大橋附近失去蹤影。
記者發現,由于調水調沙實驗的實施,目前黃河水流量大增,堤岸附近原先已經干涸的地方,如今也都成了一片汪洋。正是這些地方,成了游泳者的樂園。踩上去松松軟軟的河岸,腳丫浸泡在其中,異常的清涼,讓人舒服地忘記了潛在危險,不自覺地往前繼續行走。
“年年報道黃河危險,可年年還是有人溺亡。”景區的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黃河的兇險,久居黃河沿岸的居民都知道,河面上看似溫和平靜,但里面全是“吃人”的漩渦,人一旦被吸了進去,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危險因素:
黃河河面看起來平靜,但是河面以下卻暗流涌動,水底淤積的泥沙凹凸不平而且松軟,整個人會被吸進去,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出現危險。由于兩岸多年沖刷,河水退去后,黃河兩岸露出水面的部位落差很大,并且存在著很多深坑,人一旦踩空,整個身體都將被淹沒。據了解,黃河中泥沙含量較大,人一旦落入水中,阻力很大,體力很容易很快消耗殆盡,只能隨波逐流,救援難度異常大。
漿水泉水庫
水庫溫差大 下面是鍋底
7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漿水泉水庫,雖然景區嚴禁游泳,但工作人員只能規勸,對這些游泳的市民一籌莫展。漿水泉水庫的工作人員說,對于不聽勸阻的游泳者也不能采取強制措施,這也成了溺水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危險因素:
漿水泉地形跟硯池有點兒類似,但不像硯池那么嚴重。特點也是水深、水底亂石堆積。漿水泉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水深30米,底部是鍋底形狀,岸邊水淺,但向前幾步,水深就會陡然增加。再加上水底亂石多,坑洼不平,容易引發溺水事故。而水庫表面的水溫和水下溫度相差很大,極有可能出現“抽筋”的危險。
無影潭
水深貌似兩米 底部有坑
無影潭身處鬧市,一般人認為水深只有兩米,和普通泳池差不多,但危險依然存在。
“別看水只有兩米深,但幾乎每年都有人淹死。這里哪年要是不淹死人,就燒高香了。”記者在無影潭旁見到了年近六十的陳大爺,他打小就在無影潭附近居住。小的時候,只要父母聽說他去了無影潭,回家那頓教訓是絕對免不了的。在劉大爺的記憶中,每年無影潭都會淹死一兩個人。
危險因素:
據了解,無影潭是多年前挖沙時逐漸形成的,年代比較久遠。原先潭底積攢了很厚的淤泥,水深2米至3米,且植物較多。無影潭與普通泳池差不多,相對較為安全。在此游泳的市民介紹,為了搞建設,政府曾組織在潭里挖了一段時間的沙,留下了幾個約十米深的大坑,并且水底亂石較多,坑洼不平,存在著一些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