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富曉 實習生 李睿
上一本難,上一所985高校更難,而考上北大和清華這種頂級高校,則是難上加難。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山東學生考北大,難度大約是北京考生的24倍。
山東今年123人夢圓北大
目前,我省高考普通文理類本科一批的錄取基本結束。24日下午,記者從北大山東招生組獲悉,今年北大校本部共錄取考生102人,包括普通文理類、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等各種類型,而醫學部共錄取了21人,各個批次都比原定的招生計劃略有增加。
放眼全國,山東的高考錄取進度略微緩慢了一些,北京大學已經在絕大部分省市結束了錄取工作。在其招生網站上,除了江蘇、湖南、福建、吉林和西藏五個省區無法統計,其余26個省份招生數據都已經公開。
記者梳理發現,在北大(包括醫學部)錄取的總人數中,京外的省份中,河南有170人圓夢北大,人數最多,其次由高到低分別是湖北(141人)、河北(134人)、重慶(130人)、遼寧(126人)、山東(123人),生源大省四川、陜西和浙江都錄取了120人。
而在北京,由于北大醫學部部分專業放在本科二批招生,所以,醫學部的錄取人數暫以公布的182個招生計劃為準。照此計算,北大校本部錄取233人,加上醫學部182人,北京考生今年考上北大的多達415人。
被北京大學錄取人數最少的省份,青海為19人,寧夏28人,內蒙古32人,位居錄取榜單的底部。
生源大省錄取比例偏低
根據各省級招考部門公布的2013年夏季高考報名人數,考生數量位居前列的,分別是廣東、河南、四川、安徽和山東,這幾個省的考生人數都在50萬人以上,廣東和河南更是超過了70萬人。
在這些生源大省中,考生想進入北大可謂難上加難,往往是四五千人中才有一人被錄取。
以山東為例,50.9萬考生錄取123人,這個錄取比例大約是1:4138,也就是說,平均4138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考上北大。不過,這個比例比其他四個生源大省還要高一些,河南的錄取比例達到了1:4214,而廣東的錄取比例則高達1:6670。
山東、河南和四川三省被北大錄取的考生總數為413人,基本與北京(415人)持平。而這三省考生總數達到176.53萬人,是北京高考人數(7.27萬人)的24.3倍。也就是說,這三個省份平均下來,考上北大的機會都要比北京難24倍多。
單純比較山東和北京就會發現,北京考生進入北大的比例約為1:175,這個幾率是山東的23.6倍。也就是說,山東學生考上北大的難度,大約是北京考生的24倍。
直轄市考北大機會較高
與生源大省考北大難相比,一些直轄市考生進北大的難度并不是特別高。
比如上海,今年5.3萬名考生中,北大錄取了103人,這個比例大約為1:515,難度大約是北京的3倍。天津6.3萬名考生中被北大錄取了96人,比例大約是1:656,難度大約是北京的3.7倍。另外一個直轄市重慶,23.5萬考生中有130人考上北大,1:1808的比例也領先于絕大多數省份。
另外,偏遠地區考北大的幾率通常也比山東等生源大省要高。比如西北的青海、寧夏、新疆,大約2000人中就有1人考上北大。另外,海南、黑龍江等幾個省份,考取北大的機會也比山東高不少。
在記者統計的26個省份中,考北大難度最大的當數廣東,平均6670人中才有1人考上。難度相對較大的省份還有廣西、內蒙古、甘肅、安徽等地,錄取難度都在北京的30倍以上。
東部的省份中,浙江、遼寧等省考取北大的難度最低,不過,還是需要超過2000人才能有1人考上,難度在北京的10倍以上。
想考“985”難度都不小
實際上,因為目前國內的優勢教育資源分布并不平均,對于山東考生來說,要想進入國內其他的知名高校,難度同樣不低,有的甚至比考入北京大學的難度還要高。
比如,同樣屬于“985高!钡膹偷┐髮W,在上海本地的招生人數為330人,而上海今年的高考報名人數只有約5.5萬人,上?忌既霃偷┐髮W的比例約為1:167。但是在50.9萬人報名的山東省,復旦大學只投放了45個招生計劃。也就是說,在山東11311個考生中才有1個人能進入復旦,難度是上海的67倍多。
記者也查看了其他高校在招生網站上的公開信息,許多985高校在像山東、河南這樣的生源大省的招生計劃數的總和,往往還沒有在其所在屬地投放的名額多。
以清華大學為例,在其今年公布的3372個普通高考招生名額中,200個給了北京本地生源,而山東、河南這樣的人口大省,招生計劃只有84個和100個,總數還不如北京多。
記者統計發現,39所“985高校”中,有30所壓縮了在山東的招生計劃,有1所高校持平,僅有8所高校增加計劃。全部985高校今年一共減招了339人,所以,今年想考上一所“985”高校,還真不是容易的事兒。
屬地招生比例難降是主因
山東考生考北大為何這么難?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情況,選取C9聯盟為例最為典型。
所謂C9聯盟,是由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組成的聯盟,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共9所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尖。
綜合分析今年的招生情況可以發現,C9在各自屬地投放招生名額都相當慷慨,普遍占其全國招生計劃的10%以上。其中最高的浙江大學,由于多校合并的特殊原因,在浙江本省的招生人數達到全國招生計劃總數的58.33%。C9中屬地招生比例最低的是中科大,其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數只占全部計劃的11.23%。
所謂省部共建,是指國務院部委(主要為教育部)與相關省、直轄市、自治區共建高校,按一定比例對之進行投入。對于985高校所獲得的教育部985項目經費,其屬地地方財政一般會給予1:1的配套投入;相應地,也會要求高校對屬地建設多加支持,其中就包括屬地招生比例的放寬。
“屬地招生比例過高,早已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自2008年起,教育部要求各部屬高校在屬地的招生計劃比例一律不得提高,超過30%的應逐步回調至30%以內。為此,不少重點高校近年來都壓縮了所在省市招生計劃,同時增加了在外地的招生名額!鄙綎|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招辦主任柳麗華表示,雖然在公布的招生計劃上多數高校會嚴格按照這一比例,不過,由于存在保送生、自主招生等錄取形式,高校對屬地生源的照顧,還是有很大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