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 “大衣哥”朱之文
“大衣哥”朱之文的鄉村生活。 “大衣哥”朱之文的鄉村生活。

  春節期間,“大衣哥”朱之文陷入一場口水風波。

  “他要想叫俺說他好,就為莊上每人買輛小轎車、一人再給1萬塊錢?!敝熘脑诩o錄片《中國人的活法》中的一句話,被解讀為其成名后被村民索要車輛和錢財。一時間,輿論有的譴責村民索要錢財,也有的感慨草根明星成名后是非多。2月23日,朱之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要車要錢這些傳言,都是村民之間閑拉呱的玩笑話?!?/p>

  本報記者 倪自放          

  聊現狀>>

  一天忙14小時

  齊魯晚報:朱大哥,剛才打你電話一直占線,春節這幾天是不是非常忙?

  朱之文:忙,是非常忙,但不代表緊張,這幾天,《焦點訪談》《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13頻道,各大網站,好多的頭版頭條,好多的朋友關注我,忙是應該的,是值得的。

  齊魯晚報:那還有時間走親戚嗎?

  朱之文:也在走親戚,還沒有走完,串親戚是咱這里的風俗,咱是老百姓,過年就是走親戚拜年。按咱菏澤的風俗,再忙也要走親戚,我和別人沒兩樣。

  齊魯晚報:春節這幾天忙到什么程度?聽說春節期間有好多粉絲去找你。

  朱之文:好多人過來,至于說有多少人,我還真沒統計,反正是從早晨一起來,到天特別黑,一直有人來,如果白天有12個小時,差不多一天里有14個小時有各地的朋友過來,有云南的、河南的,還有東北三省的,安徽江蘇河北的,人家來了也就是合個影照個相,這是人家看得起我,我很幸福。

  說誤會>>

  要車要錢都是玩笑話

  齊魯晚報:有報道說你成名后回饋社會157萬。

  朱之文:具體是不是157萬,我還真不敢肯定,我做公益不記錄具體數字,不分時間和地點。

  齊魯晚報:你花3萬翻修村幼兒園,花2萬給村里買健身器材,出10萬解決村灌溉用電問題,出50萬修路,但有村民說“要想叫俺說他好,就為每人買輛轎車、一人再給1萬塊錢”,那意思是說,反正你朱之文有錢。

  朱之文:這件事兒,本來是在大街上閑拉呱開玩笑說的話,外界有斷章取義的,越傳越亂了,開玩笑的話,能當真嗎?到底是“給我一輛車,或者一萬塊錢”,還是“每人一輛車,加上一萬塊錢”?我現在也記不清了,玩笑話,沒太上心。

  我做事憑良心,外邊有不了解的,那都不算一點點事兒。不管在哪兒,如果害怕這個事兒、害怕那個事兒,那就做不成事兒。一家人吃個飯還眾口難調呢,有人要喝咸飯,有人想喝甜飯(菏澤方言,指不加鹽的粥),整天為這事兒煩惱,難道還能不吃飯?

  齊魯晚報:有錢之后,是不是也有煩惱?

  朱之文:說實話,這幾年里,確實有人向我張口借錢。對那些急需用錢治病的人,我直接就送,啥借不借的;對極少數理不清賬單、借錢買車、以“借”之名“索要”的人,我不會理會。

  談未來>>

  我就是個農民

  齊魯晚報:你成名后,根據媒體的報道,有些企業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利用你做宣傳。

  朱之文:利用我做宣傳的,好多我都不知道,別人打擦邊球炒作,我不在乎。有些企業找我做宣傳,只要是奉獻社會的、不危害社會的,我也參加過一些,就是去唱個歌。

  齊魯晚報:春節后是否還出去演出?你接演出的標準是什么?

  朱之文:我喜歡接的就接,不想接的演出就不接,在家種種地、陪陪媳婦孩子,我就是個農民,以前是,現在也是。

  我也不知道自己接演出有什么標準,人家請我演出,是喜歡我,是看得上我,我感覺很幸福。看不上我的人,我就是求著人家也不會讓我去演出。

  走紅是把殺豬刀

  本報記者 邱祎        

  許久沒有出來的“大衣哥”羊年春節又火了一把,不過這次火得有點讓人心酸和窩火。2015年春節,“大衣哥”登上央視《焦點訪談》,節目中朱之文透露成名后給村里修了路捐了款,但是村民卻索要汽車和錢財,一句話引發軒然大波,讓朱之文和村民成為輿論焦點。

  成名后的生活讓朱之文很煩惱,高峰時每天四五十個電話把朱之文的手機打爆,歌迷從全國各地涌進朱之文的村莊,最多時一天來了一萬多人。這些都成了朱之文和村民的負擔,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除了身體健康亮紅燈外,各種商演、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也讓朱之文難以應付。草根明星出身于平民百姓,靠自身努力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娛樂圈爭得一席之地,不過,走紅之后他們也逃不掉“人紅是非多”的遭遇。

  走紅是把殺豬刀,快則見紅,慢則養膘,網絡和各種媒體在急速捧紅草根明星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

  業內人士指出,草根藝人普遍存在后勁不足、表演較為粗糙、缺乏清晰規劃、適應力不強等軟肋,加之觀眾喜新厭舊的天性,使得絕大多數人注定只能曇花一現。由于在走紅之后大多沒有成為一般意義上光鮮亮麗的明星,和其他明星相比,娛樂圈的各種規則和潛規則對于草根明星來說更難適應,更具有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