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藍天的春天總帶著些遺憾。從3月12日開始,濟南出現輕度污染以來,直至19日還沒從“污染”中走出。
據環保部監測數據顯示,2月27日至3月2日,連續4天的時間里,濟南的空氣質量均達良,AQI(空氣質量指數)在70至90之間。“組團”的藍天還出現在3月4日至6日、3月9日至11日之間。然而,從3月12日開始,藍天開始“褪色”,從良變成了輕度污染,還有部分時段出現了中度甚至更高級別的污染天氣。19日上午的濟南還帶著“霾色”,有6個監測點出現了重度污染。直到15:00左右,重度污染點位減少至1個,但山東建筑大學污染監測點“升級”成嚴重污染。
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說,17日小雨過后,伴隨降溫過程,濟南“氣質”本來有望轉良,但由于空氣濕度較大,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同時近期多北風,PM10濃度有所上升,“污染源排放量變化并不大,最近多輕度霾天氣,不利的氣象條件的影響比較直接。持續污染天氣和周邊城市的空氣質量也密切相關,未來兩天濟南空氣質量可能較差。”
相關新聞
阻礙環境執法的“土政策”將被清
4月1日至11月中旬,濟南進入環境保護全面檢查階段。各縣(市)區需在11月31日前將大檢查結果報送市環保局。
全市所有排污單位污染排放狀況均被列入此次環境大檢查的范圍,重點排查全市各類工業園區和重點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情況等。
此外,重點檢查各縣(市)區制定的以實行“封閉式管理”或以預先報告等方式阻礙正常監管執法的“土政策”,是否按照有關要求予以廢止或清除。 (記者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