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宮鎮崔家莊村的村民在已干涸開裂的土地上勞作仲宮鎮崔家莊村的村民在已干涸開裂的土地上勞作

  沿著臥虎山水庫向西走,在距離103省道約7公里的仲宮鎮崔家莊村,十幾位農民正在地里翻土。記者看到,只有很小一片地里種著卷心菜、芹菜等。當地農民告訴記者,由于缺水,他們只能種植那些吃水相對較少的作物,如果旱情持續下去,他們村飲水都可能成問題。崔家莊村的情況是全市旱情的一個縮影,春節過后,全市平均降水量僅為0.9毫米,這讓不少靠天吃飯的農田遭了殃。

  崔家莊村位置較為偏僻,也不通公交車,這里的村民除了種地沒有其他收入,去年汛期結束后,村民的日子一直不大好過?!叭ツ昵锾斓浆F在基本上就沒怎么下雨,特別是今年春天,幾乎一滴都沒下,這讓我們怎么過日子啊!”村民杜秀云望著略有裂縫的土地無奈地告訴記者。她今年55歲,在這里種地幾十年了,像這樣的旱情在她印象中很少見。記者注意到,這一片農田大約兩三畝,零零散散地種著卷心菜、萵苣、蔥等作物,降水稀少讓這里的村民不敢大面積種田。杜秀云說:“我們這里靠天吃飯,干旱的時候就只能減少種植面積,或者改種卷心菜、芹菜、萵苣等吃水少的作物。”據了解,春灌開始后,引黃灌區得到了黃河水滋潤,旱情有所緩解,但南部山區部分靠天吃飯的地區出現用水緊張的狀況。

  崔家莊村不通自來水,在村東頭的河里有一處泉眼,豐水年水量較大,但今年降水稀少,這處泉眼如未綻放的花骨朵,大約15分鐘才能接滿一桶,水質也不是很好。記者了解到,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已經列入2015年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今年,濟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承接中央預算內投資1.34億元,將解決22.62萬農村居民和7.55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就包括仲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