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互聯網+

  傳統工業 借力信息化轉型升級

  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這些新興的概念,也多次出現在王文濤的調研中。4月15日上午,在天橋區體驗了海爾智能家居系統后,王文濤表示:“打造互聯網+智能家居生態鏈是一個嶄新的產業發展方向,這里邊大有文章可做。”調研平陰時,王文濤表示,做強特色經濟和民營經濟的關鍵是做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要搭建載體平臺,大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推動傳統工業借助物聯網、大數據、智慧城市等信息化載體實現轉型升級,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調研商河時,王文濤也提出了要充分發揮商河的農業優勢,大膽嘗試“互聯網+農業”的思路,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不僅縣域經濟發展要靠“互聯網+”,市區部分產業的發展也要走“互聯網+”的形式。4月15日上午,在調研天橋區時,王文濤表示,天橋區老市場的轉型升級,要主動適應“互聯網+”的新機遇,在推動傳統市場與電商融合上下更大功夫,推動專業市場在空間布局和業態形態上不斷升級換代,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關鍵詞:縣域經濟

  發揮特色優勢 注入發展新動力

  縣域經濟是濟南改革發展的短板之一,王文濤在調研時強調,要為縣域經濟注入新動力。

  4月20日,王文濤來到平陰,調研時談到要牢牢抓住特色經濟和民營經濟不動搖。4月16日調研濟陽時,王文濤用了三個“緊緊咬住”:“緊緊咬住發展濟北經濟開發區不動搖,緊緊咬住發展臺灣工業園不動搖,緊緊咬住發展食品工業不動搖。”

  經濟欠發達仍然是商河縣面臨的最大問題,但商河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王文濤“支招”商河,要充分發揮商河溫泉資源豐富的優勢,發揮濟樂高速開通帶來的交通優勢。

  說起優勢,長清的優勢也十分突出。王文濤4月7日調研長清時表示,長清區要充分利用大學科技園“學”的優勢,充分發揮濟南創新谷“研”的作用,充分挖掘濟南經濟開發區“產”的潛能。

  縣域經濟要發展,生態同樣要保護。王文濤4月3日調研章丘時表示,章丘的發展要在加快轉型升級上下更大功夫。要充分認識經濟發展拼資源的時代已經遠去,現在進入了拼環境的新階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舍得在生態環境上投入。

  關鍵詞:舊改棚改

  拆遷不與民爭利 改善市民生活環境

  西客站、省會大劇院、非遺園等,都給槐蔭帶來來發展的好機會,4月7日,王文濤在槐蔭調研時也感受到了。說到棚改,王文濤表示,要充分認識到,棚改、舊改既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發展。希望槐蔭區堅定不移地一手抓好招商引資、一手抓好征地拆遷,推動產城融合度不斷提升,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天橋區城市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舊改、棚改問題。王文濤在4月15日調研天橋時說,老城區的開發主要是推動舊改、棚改,要充分利用國家加大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投入的機遇,積極推進舊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拉動城區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功能形象,推動群眾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棚改、舊改是難點,該如何來破解?18日上午,王文濤到歷城區調研時表示,要高度重視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將其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發展工程。要認真做好拆遷工作,始終堅持“不與民爭利”的原則,注重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辦法,努力贏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