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泰安獲評全國十大幸福城市。作為全省惟一入圍城市,能從全國百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泰安的幸福密碼是什么?
“是泰安人民救了我女兒,救了我們全家,我們一輩子都感謝泰安人民。”4月29日,甘肅漢子馬麥尕尼對記者說。
2014年元旦,馬麥尕尼兩歲半的女兒索菲亞不慎掉入沸騰的拉面鍋嚴重燙傷。泰安市民自發組織“吃一碗愛心拉面,救救掉進拉面鍋的女孩”的獻愛心活動,一時間,索菲亞家的拉面館前排起了吃愛心面的長隊,眾多公益組織和愛心商家也伸出援手,善款很快達到十幾萬元。
如今,索菲亞歷經數次治療,燙傷恢復情況不錯,已能下地小跑。想起席卷整個泰城的愛心接力,馬麥尕尼動情地說:“一家人雖在異鄉,卻依然感受到了幸福和溫馨。”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外地人在泰安不僅享受當地人的權利,還能有機會變為當地人。”在泰城工作了近4年的張爽來自河南省新鄉市,他對泰安大氣開放的包容性體會越來越深。去年底,公租房廉租房并軌的新政策在泰安落地,取消戶籍限制,城區保障房向穩定就業的外來人員開放,讓跟張爽一樣的外地人擁有了申請保障房的資格。
更讓張爽欣喜的是,4月22日,泰安市政府發布文件稱將有序放開泰安市區落戶限制。“泰安市以外人員,只要在泰安市市區范圍內擁有合法穩定住所,哪怕是租賃房屋,同時具備合法穩定就業和按規定參加當地社會保險1年以上的條件,就有望落戶泰安市區。”張爽說,戶口一旦落下,孩子上學問題不愁了,一家人也有了歸屬感。
幸福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感受,它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現路徑。建設幸福城市,需要能干、會干和實干。2012年,泰安市委、市政府確定了“推進富民強市、建設幸福泰安”的奮斗目標,把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幸福指數作為一切工作的最終目的。3年來,幸福城市的美好愿景逐漸變成現實。
在多年造綠的基礎上,泰安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啟動了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截至2015年3月,泰安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9.1%,居全省前列。
為了讓天更藍,泰安協調全市力量共同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2014年泰安收獲好天氣204天,“藍天白云”天數四項指標在全省內陸城市中排名第一。
為了讓路更暢,泰安先后實施萬官大街、花園路、15號路等道路施工建設,泰城道路逐漸形成5縱4橫的道路貫通格局。為了便于市民出行,2014年5月1日,泰安市在全省率先推出“1小時免費·優惠換乘”政策,截至2014年12月,泰安市公交車乘客免費優惠換乘達232萬人次,為市民節約出行成本約323萬元。
為了保民生,泰安市每年拿出真金白銀為百姓謀福利。2014年,泰安市民生事業支出達到168.5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9%。此外,泰安市大力推進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作風建設。日前,泰安市首次全面公開市級行政權力清單,53個市級部門公布了3309項行政權力事項,簡化了辦事環節,縮短了辦理時限,規范了自由裁量權。
如火如荼的建設讓泰安的環境越來越美,比環境更美的是泰安市民的行為和品德。以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為主題的“善行義舉四德榜”,在泰安市的村居覆蓋率達100%,上榜率達54.57%。在全省2014年善行義舉四德榜中,泰安市2人光榮上榜。此外,3人榮登“中國好人榜”,7名典型入圍“中國好人榜”候選人,3名典型被評為“山東好人之星”。
在日前剛剛公布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評選活動中,泰安市成為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泰、肥城成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