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魯股2015年一季報:近1/4魯股凈利潤環比增100%

  161只魯股第一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總額112.6億元。Wind資訊數據顯示,一季度有134只魯股實現了盈利,凈利潤超過5億元的魯股有7只,超過1億元的魯股有27只,分布在電力、家電、汽車、食品飲料、醫藥、基礎化工、紡織服裝等行業。一季度“盈利王”為華電國際,凈利潤17.97億元,其次為青島海爾9.79億元,再次為濰柴動力6億元。“前三名”名單與去年年報重合,僅二、三名位置互換。

  新三板魯企超9成實現盈利 4個月掛牌69家

  截至2014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共1572家,其中山東98家,占比6.23%,位列全國第五。前四名分別是北京、江蘇、上海和廣東,掛牌公司家數分別為362、171、166、149。截至今年4月30日,山東掛牌企業占比為6.94%,提高了0.7個百分點。在地域上,棗莊實現了零的突破,新三板掛牌魯企覆蓋全省17個市地。

  萬華對高管獨董最慷慨 部分國企高管薪酬下降

  部分國企薪酬總額有所增加,但額度不大。如山東高速增加6萬元,新華醫療增加5萬元,濰柴動力增加3萬元,山航與日照港均增加2萬元,浪潮信息只增加300元。 在161只魯股中,2014年前三名高管報酬總額超過500萬元的有6只,分別為萬華化學、晨鳴B、晨鳴紙業、魯泰A、魯泰B、青島啤酒;總額超過300萬元的有11只;總額超過200萬元的有31只;總額超過100萬元的有83只。

  5家ST魯股“摘星脫帽”

  隨著證監會“最嚴退市新規”的出臺,A股上市公司也正掀起比往年更為激烈的“保殼”大戰。截至4月30日,面臨退市風險的4只*ST魯股,山東海化(原*ST海化)、民和股份(原*ST民和)、合力泰(原*ST合泰)、華東數控(原*ST東數)全部被撤銷風險警示,摘星脫帽,一家ST股山東金泰(原ST金泰)也將于5月5日起復牌交易,唯有*ST海龍命途多舛,面臨大股東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