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5月7日訊 (記者 孫乘昀 通訊員 孔進 嚴文達 馮曉春)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近日撥付第一批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共計5億元,主要用于海河、小清河、半島諸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近日,山東省財政撥付第一批專項資金5億元,支持海河、小清河、半島諸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山東省財政廳、環保廳統籌考慮了2014年度流域內各市(不含青島,下同)控制斷面水質達標率、水質同比改善幅度和規劃內項目完成情況,以及2015年省控斷面個數、消除劣五類水體任務量、規劃項目個數和項目總投資等因素,采取因素法測算切塊安排各市資金額度。專項資金將由流域內市(縣)統籌用于支持人工濕地建設、生態修復、再生水循環利用等公益性項目,以及在全省具有重要典型示范意義的點源治理項目,并重點保障有利于消除轄區內河流劣五類水體的項目,確保如期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年度內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的目標。

  相關鏈接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

  Ⅰ類 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Ⅳ類 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 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其中五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如果水質指標當中有一項達不到五類,那么整體水質就要被判為劣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