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手機短信幫警方找出另一受害人
民警到嫌疑人住處例行檢查時,意外發現嫌疑人住處藏有人民幣7.5萬元、一塊手表和一部手機。張某詐騙胡女士不成,但現金數目卻與詐騙金額吻合,民警認為這絕非偶然。
審訊中,開始自稱張某的嫌疑人堅稱錢是自己的,而自己給胡女士冥幣和向胡女士借錢是為了考驗其是否沖著錢跟他交往。在這組民警審訊過程中,另一組民警開始從手機信息中調查,通過信息研判,很快民警便鎖定一條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手機短信息。
“當時我們看到他手機里有一條信息‘這幾天孩子生病了在煙臺照顧,讓你著急了張師傅’,就覺得不太正常。”辦案民警說。
民警立刻給發信人吳女士撥去電話。經過一番溝通,吳女士所講的受騙過程與胡女士如出一轍,在民警打電話前,吳女士一直認為張某給她的密碼箱里有68萬元現金。打完電話,吳女士立即帶著密碼箱來到招遠市公安局夢之派出所。
“我中午剛給了他7.5萬元,他說簽合同用。”吳女士說,直到來到派出所,一箱子冥幣被民警打開,她才相信自己被騙的事實。
據了解,張某和吳女士也是今年3月份在相親過程中認識的,當時張某謊稱自己是青島的老干部。12日上午10點,張某一邊聯系胡女士的同時,一邊也聯系了吳女士。張某成功詐騙吳女士后,在等待胡女士送錢的過程中被招遠警方抓獲。
詐騙嫌疑人避重就輕,竟是網逃殺人犯
嫌疑人落網,兩名被騙的女士也沒遭受損失,本以為案件就此結束,沒想到民警進一步審訊得知,張某不僅曾在招遠、濰坊、高密、龍口、青島等地多次實施詐騙,居然還在2003年因故意殺人被萊西市警方上網追逃。
吳女士出現后,張某開始主動交代案情,配合做好審訊筆錄??此七@起案件辦理得很順利,但一位有多年辦案經驗的民警卻感到了異常,“嫌疑人是在避重就輕,肯定有大事?!?/p>
民警決定從張某的身份、家庭背景入手深挖線索,此時張某開始前言不搭后語,一直拒不交代任何有用的信息。民警通過多方查詢,發現根本沒有名字為張某的這個人。原來張某用來詐騙的名字是假的。
結合前期了解的案情,民警經過進一步工作,特別是了解到張某在與招遠兩人交往期間曾消失過兩個月,深挖出了張某多次到濰坊、高密、龍口、青島等地,以相同方式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
最終,在犯罪事實和民警的審訊下,張某說出了自己的真實姓名是李某。而根據李某姓名,民警查出這名嫌疑人還是萊西市警方2003年網上追逃的殺人通緝犯。
目前,招遠市公安局已將嫌疑人移交萊西警方進一步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