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聯合作業。 機械化聯合作業。
齊心協力斗風雪。 齊心協力斗風雪。

  大眾網濟南10月23日訊(記者 孫海燕 通訊員 楊曉琳 張昊宇)今天凌晨4點30分,深秋的城市還在睡夢中,歷下區趵突泉街道環衛所的李安美已經起床,天氣漸涼,她穿上長衣長褲后,又套上環衛工的外套,像過去24年一樣,走到文化西路的街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6點剛過,在李安美完成第一遍清掃后,歷下區東部的甸柳新村街道,城管執法隊員管清斌搓了搓手,走出家門,來到他負責的吉祥苑便民市場,查看是否有占道經營。

  不一樣的身份,同樣的目的。他們都是為了讓城市更潔凈靚麗。在歷下100.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000多名城管、執法隊員和環衛工,用自己的汗水“清洗”出城市的美麗。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歷下區緊緊圍繞“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的中心目標,堅持“鞏固、提高、創新、規范、長效”的工作思路,連續67個月在全市環衛保潔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揚塵渣土治理工作30個月全市排名第一,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連續57個月全市排名第一。

  全市環衛考核 連續67個月第一

  “我們主要負責快車道、慢車道和人行道的保潔工作,粗略估計,保潔面積在617萬平方米。”劉欣是歷下區城管局環衛管護中心機械化清掃隊的隊長,他負責調度隊內的107輛灑水車、各類機掃車和121個駕駛員。“如果算上開放式小區和無人管理的庭院,這一數字將達到1200萬平方米。”歷下區城管局城市保潔管理科科長馬明哲說。

  這么大面積的保潔,一靠像李安美這樣的環衛工,二靠劉欣負責的機掃車。在歷下環衛人的努力下,歷下已連續67個月在全市環衛保潔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

  截至目前,歷下累計投入1.3億元,購置灑水車、清掃車、壓縮車、降塵車等專業作業設備789輛,全區主次干道機掃率、沖刷作業率達100%,具備一定條件的老城區人行道、背街小巷、開放小區機械化作業率89.5%。

  為了追求精細化,歷下區推出城市管理“36個無”標準,堅持“橫到邊、縱到天”的保潔理念,不斷將城管服務工作最大限度的延伸。同時,創新考核辦法,保持日常考核精細化。嚴格執行《道路保潔精細化考核辦法》,明確主次道路污物滯留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細化到煙頭、紙片等所有污物。結合“一點四計量”的保潔考核辦法,突出無盲點標準,用克、件、分鐘來衡量保潔質量和保潔效率。

  此外,還出臺實施“十全”工作法,以開展揚塵污染、渣土運輸專項整治工作為重點,進一步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將先進技術與傳統管理方式相結合,推動揚塵渣土治理常態化,揚塵渣土治理工作30個月全市排名第一。

  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事件辦結率保持100%

  城管不僅關系城市形象,更是一項關系居民生活環境的民生工程。私搭亂建、占道經營、戶外廣告規范整治……為此,歷下提高標準、嚴格執法,在去年大規模創衛環境整治的基礎上,在主次干道、重點區域、窗口部位安排城管執法人員進行高密度巡查、盯守及整治,確保管得好、控得住、不反彈。

  今年以來,共整治流動商販1.5萬多處(次),整治店外經營9400余處,取締露天燒烤113處,辦理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案件3612件,拆除違法違章建筑319處、近9000平方米。

  同時,歷下區結合全市開展的戶外廣告整治工作,按照“減量、規范、提升”的原則,在全區范圍內,對42條主次干道和重點場所的戶外廣告牌、店面標識、標語牌、指示牌、櫥窗、燈箱、顯示屏等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共拆除燈箱、LED顯示屏300余個,道旗450余塊,拆除大型廣告牌匾20余塊。

  今年,歷下區城管局和城管執法局承辦人大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群眾來信來訪30余人次,受理各類投訴4167件,辦結率始終保持100%,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連續57個月全市排名第一。

  居民點贊 1184個網格助力長效維護

  近幾年來,對于家住千佛山西路的楊先生來說,“家門口變得越來越干凈,是我最大的感受!”提起居住環境的改善,他禁不住對記者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為確保城管、執法的長效化維護,歷下區建立了網格化管理格局。將保潔區域劃分成若干網格;再以網格內的道路、街巷、設施等要素為個體,劃分成若干單元格,采取全面、合理的管理方式。目前,全區16個環衛所共設立56個網格區域,劃分1184個單元格,做到空間上無死角、時間上無盲點、細節上無疏漏。

  同時,為了讓城管執法工作的精細化和長效化,歷下區還設立了百姓城管工作站,標志著城管執法工作的重心下移,“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觸角延伸到社區,不僅有利于發動居民也參與進來,也利于城管執法工作的長效化維護。”歷下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