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也“傳染” 濟南3年來10次重污染,9次在采暖季

  2013年2月5日,《濟南市重污染應急預案》正式發布。自有了這個霧霾預警標準以來,濟南已發布過10次重污染黃色預警,每一次濟南都不是獨自在“霾”,而是和周邊城市乃至京津冀地區一起“組團霾”。

  2013年11月21日,采暖季剛開始不久,濟南便發布首個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信號,并同時啟動III級應急響應。這一天,濟南周邊城市“氣質”同樣堪憂:菏澤、聊城、濟寧、泰安、淄博5城市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級以上,其中菏澤6個監測點全部顯示為嚴重污染。

  濟南發布首個重污染天氣預警之后,2014年1月10日,濟南發布第二個黃色預警。這一場霧霾,僅山東就涉及8城市:菏澤、濟寧、聊城、德州、濟南、濱州、淄博、濰坊。2014年1月17日、2014年2月23日濟南又分別發布了兩次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巧合的是,每次濟南霧霾,周邊城市也難有好“氣質”。

  2013年至2014年的采暖季,濟南共發布上述4次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2014年至2015年的采暖季,同期相比,濟南霧霾癥狀有所減輕。2014年11月22日,全省17城市均未呈現“藍天白云、繁星閃爍”,能見度全部低于10千米,這一天,濟南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信號。2015年1月24日,這一天再次發布霧霾黃色預警。當時,北京南部、江蘇大部出現了重度霾。

  在濟南曾經發布的10次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信號中,唯獨有一次不在采暖季,而是發生在2014年4月11日,當天濟南的首要污染物為PM10(可吸入顆粒物)。盡管4月的天氣不像采暖季,并不容易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但當天濟南啟動預警時,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同樣不佳,北京、天津、保定等市均為重度污染。

   聯防聯控濟南、淄博、濱州將啟動“互查”

  區域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已成為當前各城市治霾的共識。近日,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如果省級環保部門沒有異議的話,近期濟南將與淄博、濱州召開聯席會議。根據方案,由濟南市牽頭,濟南、淄博和濱州將開展“互查”等執法行動,重點針對章丘、鄒平、惠民等邊界地區進行。

  除了聯合檢查,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同樣離不開各市的“妙招”。濟南對揚塵污染防治、工業企業、燃煤鍋爐排放等情況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督查,對巡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一律進行曝光;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立案查處,并高限處罰;對不整改的,將約談單位負責人,并適時啟動問責機制。泰安對涉氣企業進行拉網式檢查和連續巡查、夜間檢查,對不穩定達標企業派駐環保監察人員,監督企業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廢氣達標排放。德州也將全面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考核、約談、問責機制,對連續兩個季度空氣質量排名末位的縣市區進行約談和問責。

  濱州將重點放到新上項目從嚴審批上,嚴控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上馬”。淄博也將控制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引導企業主動調整原料結構和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聊城為“管住煤”,逐步關停30萬千瓦以下的機組,在聊城全市范圍內淘汰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萊蕪則加快企業脫硫脫硝和除塵改造,明年上半年實現萊蕪電廠和萊城電廠燃煤機組超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