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日益深化,“去降補”扎實推進
“去產能”穩步推進。嚴格控制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將產業升級的著力點放在“藍高新”項目和服務業大項目上,重點推動“互聯網+”相關行業加速發展。
“去庫存”效果明顯。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響促進下,房地產開發市場穩中向好,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2016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939.2萬平方米,增長36.7%。商品房銷售持續回暖有力地支撐了我市商品房庫存的消化,庫存量持續減少。
“去杠桿”效果良好。從工業企業看,1-11月,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0.5個百分點。
“降成本”初見成效。1-11月,規模以上工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下降0.2元。
“補短板”持續發力。市定標準下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啟動棚戶區改造6.05萬戶,完成年計劃的100.8%。改造農村危房6000戶,完成年計劃的100%。
創新驅動引領發展,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全市“創新、創業、創客”持續釋放發展紅利。1-11月,全市發明專利授權5894件,增長29.7%,增幅居副省級城市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588件,首次躍居副省級城市第三,占全省61.4%;技術交易額持續增長,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04億元;青島創客大街、五四創客城、盤谷創客空間等12個創業街區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完成年計劃的120%;建成眾創空間136家,完成年計劃的136%。全市政策性扶持創業3.45萬人,完成年計劃的345%。
新市場主體大量涌現,12月末我市私營企業達31.7萬戶,增長14.5%。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民營企業生產繼續保持領先發展態勢,增加值增速為10.6%,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3.1個百分點。
產業轉型不斷推進,實體經濟穩健運行
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據測算,2016年金融業增加值668.81億元,增長12.8%;房地產業增加值539.72億元,增長12.4%;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911.84億元,增長15.4%。1-11月,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2.4%,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分別增長25.8%、26.6%和27.1%。
先進制造業發展較快。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7%,比規上工業增速快0.2個百分點。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快速增長,生產智能電視1581萬臺,增長60.6%,智能手機突破1000萬臺,達1864萬臺,增長13.3%。優勢產業對工業拉動作用突出,規模以上工業十條千億級產業鏈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5.7%,提升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