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CBD效果圖(資料片)濟南CBD效果圖(資料片)

  在2016年中國城市GDP百強名單中,山東有15個城市入圍,數量居全國各省首位。但是在2016年中國城市GDP前10名、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前十名和中國城市人口凈流入前十名“三個TOP10”上,山東卻無一上榜。“這說明,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表示。

  作為省會,濟南也面臨著尷尬的境地。濟南的GDP占山東省GDP的比例是9.73%,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中是倒數第一。從區(qū)位上看,濟南北面是京津冀城市群,南面則面臨著南京、合肥這些城市的強勁壓力,西面的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是個很大的刺激,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還包納了山東兩個市。“山東沒有形成‘峰’,中間就會形成塌陷。”王文濤說。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今年發(fā)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fā)展省會,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

  “濟南作為省會,是山東的心臟和中樞,大家都生活在濟南,腳踏同一片土地,頭頂同一片藍天,是命運共同體。濟南好,山東好。”王文濤分析說,資源向大城市集中是區(qū)域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先集聚再產生輻射帶動作用。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因此,他建議舉全省之力推進“省會戰(zhàn)略”,對山東的發(fā)展,對解決山東“群山無峰”的現狀來講至關重要。

  “應當全力支持把高端要素向濟南集聚,在規(guī)劃編制、政策實施、改革試點、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傾斜,把大項目、好項目多放在濟南;全力支持濟南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特別是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全力支持濟南加快產業(yè)轉型升級,補齊發(fā)展短板。”

  王文濤表示,省會形象代表全省形象,到濟南來第一印象是濟南印象,同時也是山東印象。濟南作為省會,也會敢于擔當,真抓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強化省會意識,發(fā)揮省會優(yōu)勢,在各項事業(yè)中走在先、走在前。

  在省政協委員、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wèi)國看來,濟南是山東省重要的經濟中心,要提升其帶動作用至關重要,但要坐實這一定位,還需要克服很多的壁壘。“從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發(fā)展來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制度創(chuàng)新、破除行政壁壘。”張衛(wèi)國表示,在前幾年的工作當中,實行了濟萊一體化、濟泰萊產業(yè)帶,在打破行政壁壘方面進行了嘗試,但是做得還不夠。“統一思想,統一布局謀劃,破除行政壁壘,不僅僅對于濟南有好處,對于整個區(qū)域的發(fā)展,都將帶來積極的影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