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威海海關(圖片來源于網絡)

  韓媒稱,2月20日下午7時左右,駛向中國山東省威海市的新金橋二號客輪從韓國仁川第二國際客輪客運站出發。300多名乘客中大部分是中國商販。他們熬夜將箱子里的化妝品分成單個,拆開單個紙包裝,重新用塑料薄膜包裝起來。塑料的化妝品容器單獨收集起來。本以為此舉是為了減輕貨物的重量,但真正的原因在船出發14個小時,于21日上午九時抵達威海之后才得以揭曉。

  據韓國《中央日報》2月24日報道,在海關檢查處,由四名海關工作人員組成一個小組,開始對行李進行檢查。海關工作人員剛好對記者的行李進行了檢查。一名海關工作人員用韓語要求“出示護照”,然后撕開盒子,打開旅行箱。雪花秀化妝品和思潮大林的人造蟹肉等一下子灑落出來。由于化妝品的容器和盒子沒有放在一起,因此并未受損。海關工作人員仔細核對了護照及內容并簽字表示可以離開之后,旅客們才能走出來。

  報道稱,隨著韓國政府引進末段高空區域防御(THAAD,薩德)系統已成定局,“與仁川貿易往來十分頻繁的威海亮起了紅燈”。與仁川相距400公里的中國城市威海是與韓國最近的港口城市,從仁川機場乘飛機,只需50分鐘即可到達。威海地區GDP的40%來自貿易,而貿易額的30%來自韓國。若“薩德”的后續風暴導致中國政府的海關貿易“壁壘”越積越高,銷售物品的韓國企業將遭受損失。

  報道稱,商販貿易受到了直接打擊。據中國當地流通行業分析稱,在韓國出口至中國的化妝品中,有30%是通過商販流入中國的。這些商品沒有正式通關時需要的營養標簽等必要的證書,不能在大型超市或百貨店中銷售,大部分是通過社交網絡或網店售出。一位韓國化妝品企業的代表說,“韓國對中國的官方出口量在‘薩德’之后只出現了小幅減少,但是因為商販捎帶的物品大大減少,所以實際出口量應該出現了縮減”。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