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了,問題也跟著來了
“按照法律規定,起訴企業名稱應該是按照工商登記的營業執照名稱,即濟南長清物資集團總公司,但是法院給他們寄傳票時,他們卻說公司名稱不對?!敝芟壬f,公司里的工作人員拿出公章,上面刻的是“濟南市長清物資集團總公司”,據了解,這是根據2002年6月6日區政府發布的文件制作的。
職工們聘請的代理律師表示,因為該公司公章和營業執照不符,導致有些法律文書無法送達,相關訴訟被迫中止。
記者就此向長清物資集團總公司核實,工作人員稱這是“一面之詞”,并以“不清楚情況”為由拒絕透露更多內容。
長清區工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要求,企業公章應該與在工商部門注冊營業執照的名字統一,但如果有政府文件,工商局無法強制統一。
3月1日下午,記者聯系到長清區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對此事無法答復。
名稱不符企業拒接法律文書
濟南長清物資集團總公司的職工們怎么也想不到,待崗一下子就待了20年,不僅一家人的生計成了問題,就連社保都要貸款來交。本想通過法律程序向單位討個說法,卻被公司公章上多出來的一個“市”字卡得死死的。

職工聯名向政府部門反映訴求
企業的承諾遲遲沒兌現
在廠區一間破舊的房屋內,職工代表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幾乎每年都會找企業負責人索要說法,“合同沒有終止,最起碼得給我們生活費?。 ?/p>
然而,任憑員工多年追問,企業方也沒有給出具體的處理辦法。
已經退休的趙女士說,企業當初承諾會把社保的錢補上,可是遲遲沒有兌現,“他們的理由就是公司效益不好。”
老職工們聽說,原長清縣燃料銷售中心這十七八畝的地要賣,這是職工們討要工資和社保費用的最后希望。
“現在應該有錢補給我們了??墒瞧髽I方卻找了很多理由推辭?!敝芟壬f。
職工們將濟南長清物資集團總公司告上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