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區,長期存在著天價彩禮的不良風氣,讓許多家庭為此叫苦不迭。最近,有一出地方戲劇走紅網絡,成為了菏澤市民爭相討論的熱點,而它講訴的,就是當地的天價彩禮問題。

  菏澤地方戲《退彩禮》火爆網絡

  菏澤定陶縣兩夾弦劇團創作的曲目《退彩禮》是由當地馬集鎮文化站站長劉忠玉創作,講訴了年輕女性英華巧用智慧,反對母親索要天價彩禮的故事。這出戲劇公演之后,不但在周邊村民中引發了轟動,更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成為菏澤市民爭相傳播的熱門視頻。

  《退彩禮》的作者劉忠玉告訴記者,他看到現今農村很多地方男女婚嫁彩禮少則八九萬,多達十五六萬,有的年輕人在村里有了房子還要到城里買樓,讓父母壓力很大,才寫了這個劇本。

  《退彩禮》的作者劉忠玉稱:“我聽說一個父親因為沒給兒子湊齊彩禮而喝藥自殺,心里過不去,就寫了這個劇本。”

  地方戲《退彩禮》的走紅,再次讓菏澤地區的天價彩禮問題曝光在大眾的視野之內。

  過去幾年,在攀比風氣推波助瀾之下,菏澤某些農村地區的彩禮金額迅速攀升到十五萬元以上,成為省內結婚彩禮最貴的地區之一,而這與菏澤農民普遍偏低的收入水平,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三斤三兩,百元大超、萬紫千紅一片綠,天價彩禮的流行,讓菏澤地區背上了尷尬的聲名,也讓當地農民為此叫苦不迭。民間要求政府出臺限制措施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菏澤當地各級政府陸續出臺措施遏制天價彩禮

  遏制天價彩禮成了很多人的共同期盼,而從2016年4月開始,菏澤當地各級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相應措施,正式向天價彩禮宣戰。

  彩禮不超6萬!村支書3次否決村民婚禮方案

  巨野縣王土墩村的一張婚禮開支明細表上顯示該村的某場婚禮花費5458元,彩禮6萬元。村支書王光立告訴記者,新郎一家最初的預算其實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但被他直接否決。

  在被村支書拒絕了三次以后,新郎一方最終按照村委的要求節儉辦婚事。而村支書的意見之所以能如此奏效,都源于村紅白理事會獨特的監督方式。

  紅白理事會對村民婚慶建專門檔案 檔案詳細記錄婚慶開支明細

  2016年4月,巨野縣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移風易俗工作的意見》,全縣634個行政村紅白理事會遍地開花。紅白理事會對村民婚慶都建有專門檔案,檔案中詳細記錄了婚慶的每一筆開支明細,要求婚禮彩禮不高于六萬。而這一切,都是從約束村里的黨員行為開始的。

  菏澤巨野縣王土墩村黨支部書記告訴記者,對不聽勸阻的農村黨員干部,紅白理事會成員可向村黨支部、村民監督委員會反映,直至鎮紀委問責。

  非黨員村民出現違規操辦情況 可通知黨員干部拒絕參加該村民婚禮讓婚禮冷場

  而對于非黨員的村民出現違規操辦情況,移風易俗意見也規定,村“兩委”可通知全村黨員干部,拒絕參加該村民的婚禮,讓婚禮徹底冷場。經過半年的推行,目前,結婚彩禮不超6萬元的標準在當地已經家喻戶曉,天價彩禮得到初步遏制。

  天價彩禮的存在有一些客觀原因,其隱蔽性也給監督帶來了難點。除了政府倡導之外,努力改變重男輕女思想,平衡男女比例,同時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體系的不完善,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天價彩禮的土壤,而這無疑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