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訊(記者 唐福晨 孫娟)一位來自蘇丹的非洲友人,因為脊柱受損癱瘓了兩年多。愛心無國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日前,這位非洲友人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順利進行了手術,恢復情況良好。 “Thank Qilu Hosptita,Thank all the staffs in Qilu Hosptital, Thank all the friendly people in Shandong Province!謝謝,謝謝,謝謝!’(感謝齊魯醫院,感謝齊魯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感謝善良的山東人),這是來自非洲蘇丹的患者穆罕默德的最誠摯的謝意。
46歲的穆罕默德是蘇丹人。2014年,穆罕穆德不慎從3米高的在建樓梯摔下,為了護住兒子,導致自己胸11骨折,在當地醫院手術失敗,不僅被做錯節段,而且所謂固定脊柱兩個釘子中的一個沒有打到骨頭上,恰好懸浮于胸主動脈與椎體之間,每一次的活動都可能產生釘子切割主動脈血管的危險,苦不堪言。他傾盡家中所有積蓄,并且向親朋好友借錢、向銀行貸款,到北京的一家營利性私立醫院治療后仍沒有得到任何改善,終日在癱瘓中負債艱難生活。2016年12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骨科聶林教授在蘇丹骨科協會講課時了解穆罕默德的情況后,決定對他伸出援助之手。
“也許我不能幫助他創造奇跡,至少能幫助他改善一部分功能,重新坐起來。”聶林主任聽說這個事情后,為穆罕默德進行了一系列影像學檢查,他認為雖然再次手術挑戰性很強而且風險性極大,但他仍愿意盡最大努力將懸浮在血管與椎體之間的釘子除掉,并把受壓的神經進行減壓,減輕他的痛苦并恢復一部分功能。
正值中年的穆罕穆德是家里的頂梁柱,他無比渴望在山東醫生的努力下恢復身體功能,但幾十萬的手術醫療費用又讓他望而卻步。在蘇丹,一名獲得碩士學位的年輕男性,每月收入才能達到90到100美金左右,而他受傷前每月只有幾十美金的收入,這些手術費用對于他目前來說就是天文數字。
聶林教授將這位蘇丹兄弟的情況向齊魯醫院領導做了匯報,院長立即表示,醫院會盡最大努力來幫助這個不幸的病人,“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這么做”。在蘇丹當地中國商人的資助下,醫院將身無分文的穆罕穆德接到了中國山東,通過減免部分手術醫療費用和發動周圍醫護人員和愛心人士捐贈,順利地為穆罕穆德做了手術。目前他的下身從腿到腳趾已經恢復部分知覺,可以自主用力了。記者見到他時,氣色不錯的穆罕穆德已可以半躺起來了。為了達到最好的康復效果,醫院還將給他提供4周的康復治療。穆罕默德預計將于4月份回國。
“我作為一名蘇丹人,將永遠不忘中國人民的大恩大德!將來我也必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穆罕穆德感激地表示。日前,齊魯醫院還收到了來自蘇丹共和國駐華大使館的感謝信,感謝齊魯醫院在國際人文救助方面的義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