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市中區城管執法局聯合黨家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對黨家的11處違法建設進行拆除。記者王新超實習生王煒/攝
魯網3月15日訊(山東商報記者王新超 實習生王煒) 昨日,市中區城管執法局聯合黨家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對黨家的棗林村、魏家村、邵東村、展東村、崔馬村的11處違法建設進行了拆除,共出動執法人員300余人,大型機械4臺,拆除面積共計42900平方米。
開了四天的會,仍不自拆
昨天上午8時左右,記者來到棗林村一處鋼結構的違建區域,該違法建筑的占地面積龐大,約為3000平。據了解,業主為了建設這處鋼結構的建筑,最初花費在50萬元以上。現場出動了四臺大型拆除機械,包括3臺軸錘、1臺挖掘機,同時,有300余名執法人員在維持工作,保證拆違工程的順利開展,這些人員來自市中分局黨家派出所、黨家街道辦事處、市中區城管執法局、供電部門等。
現場工作人員說,他們一來現場,供電部門就把此處的電全部斷掉了。據了解,此處違建是被強行拆除的,“我們首先對業主們開會動員,勸說他們進行自拆工作,然而這一家我們已經開了四天的會,他依舊不進行自拆,最后我們采取了強拆的方式。”黨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任玉軍說到。
占用耕地建造鋼結構違建用來經商
任玉軍表示“一開始這里打算發展種植業,在去年11月份,業主開始建造鋼結構的違建,打算經商,發展物流業,該處違建于去年12月份建成,因其性質發生了改變,變為他用,不符合相關要求,我們要對它進行拆除。”據悉,該處違建被拆除后,留下的空地將被恢復原貌,再次用于植樹和農業種植。對于此處強拆費用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拆除費用暫由街道辦事處承擔,清理完的廢鐵將由業主當晚自行處理。
據悉,黨家二期拆違拆臨工作共有50余處,昨日拆除11處,其中8處自拆,3處強拆,昨日拆除違法建筑的總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占黨家街道辦事處二期拆違拆臨工作的百分之五十。
衛星遙感技術現在每季度使用一次
記者了解到,國土資源部門是在衛星遙感拍攝中發現此處為違法建筑,根據要求,必須對這一“斑點”進行相應的拆除,恢復原貌。“國土資源部衛星遙感到黨家這邊有九處‘斑點’,都被列在了第二批拆違拆臨的計劃之中。”濟南市國土資源局市中分局執法監察大隊大隊長王君說。
王君向記者介紹了衛星遙感技術在此次拆違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的衛星遙感以前是一年使用一次,從2016年起,變成了一個季度就‘遙’一次,這大大增強了遙感監查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