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微信搜索,單身多年的濟寧鮑先生認識了一位堅強的“單親媽媽”,隨后迅速墜入愛河,鮑先生先后為女友花費近3萬元,但女友卻屢次拒絕其見面請求。越想越不對勁,鮑先生就來到女友的老家打聽,卻發現村里查無此人。經警方介入調查才發現,“女友”竟然是男兒身!
搜索“附近的人”,大齡男青年遇上“單親媽媽”
“今年2月16日上午,轄區居民鮑某來到所里報案稱,自己與女友即將結婚,對方卻突然消失,希望警方幫助尋找。”當天接警的濟寧唐口派出所民警王四清告訴記者,聽完當事人的講述后,自己感覺非常蹊蹺,職業的敏感性告訴他這其中一定有問題,隨即仔細詢問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今年37歲的鮑先生已經單身多年,急于成家。去年7月份,他通過微信搜索“附近的人”,發現一個微信名叫“單親媽媽”的人,隨即添加了好友,開始聊了起來。這位“單親媽媽”告訴鮑先生自己名叫張麗,因為忍受不了丈夫的毒打離了婚,目前自己獨自帶著孩子生活。聽到張麗的講述,鮑先生對這個堅強的女人心生同情,并時不時通過微信給張麗“發紅包”聯絡感情。隨著兩人的感情持續升溫,鮑先生提出讓張麗作自己的女朋友,張麗卻始終不置可否。不久后,張麗說孩子生病急需用錢,鮑先生便先后幾次給張麗共打去了5000元。“我當時就想著她能感動,和我在一起。”鮑先生告訴記者,在自己的追求下,張麗終于松了口,答應兩人相處一段時間試試。
此后,張麗反復借口孩子生病,找到鮑先生借錢。不愿因此影響兩人感情的鮑先生幾乎是有求必應。短短半年時間,張麗的孩子從市醫院轉到省里的醫院,花費節節升高,鮑先生先后給了張麗近3萬元。
談情說愛大半年,“女友”卻以各種理由拒見面
鮑先生在一家面粉廠工作,月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為了維持這段網上情緣,他幾乎傾盡所有,張麗甚至給他介紹了一家貸款中介,讓鮑先生貸款給自己花。
讓鮑先生心急的是,張麗始終用各種理由搪塞拒絕見面,也拒絕語音或視頻聊天。鮑先生越想越覺得有些不對勁,他按照張麗之前說的“老家”地址,來到金鄉縣羊山鎮某村,但經過詢問卻發現村里查無此人。直到這時,鮑先生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他匆忙來到唐口派出所報案。唐口派出所立即與市中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成立聯合專案組,從張麗的微信號入手,通過大量摸排鎖定了唐口某村的村民李某,民警隨即將李某帶回派出所進行調查詢問。但據李某反映,自己并不是這個微信號的使用人。
原來,去年5月份,李某曾用自己的身份證為朋友王某辦理過一張手機卡,且該手機卡就是“張麗”使用的微信注冊號,王某具有重大嫌疑。“隨后,我們組織警力前往安居街道辦事處某村,對王某實施抓捕,但王某并不在家中。”唐口派出所副所長宋文波告訴記者,民警一邊蹲守布控,一邊向王某家屬講明法律政策。3月9日上午,王某來到唐口派出所投案自首。
直到王某落網,鮑先生才知道自己的“女友”竟然是男人,想起兩人平時的“情話”,鮑先生連呼“惡心”。目前,王某已經將騙取的贓款如數返還鮑先生,此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該案件也提醒市民,網上交友需謹慎,特別是涉及到金錢往來的更要多加注意。”宋文波說。
來源:東方圣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