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3月22日訊  日前,記者從山東能源集團獲悉,該集團與建設銀行的總金額210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項目,已有94.5億元落地山東能源集團,緩解了山東能源集團資金緊張局面,為轉型發展注入了動力。 

  去年11月14日,建設銀行、山東省國資委、山東能源集團在濟南共同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合作協議。據協議,建設銀行分階段設立三只總規模210億元基金,分別為150億元“山東能源集團轉型發展基金”、30億元“新華醫療并購重組基金”和30億元“資本結構優化基金(Pre-IPO/PE)”,三只基金分階段、分別組織實施。

  “雙方的基本合作方式為用新股還舊債。具體而言,就是由建設銀行吸納社會資本,通過設立產業基金,投資山東能源集團控股子公司股權、債權資產,用以歸還該集團的銀行貸款等有息負債。”山東能源集團財務部部長張廷玉介紹。

  據介紹,此次市場化債轉股項目突出了四個“市場化”特征。對象市場化選擇、資金市場化籌集、資金價格市場化確定、股權市場化退出。根據雙方約定,在債轉股基金到期前,若山東能源集團根據規劃完成上市,則能源集團轉型發展基金在二級市場退出;若未能上市,則通過設定條件由山東能源集團負責回購或通過基金份額轉讓實現產品退出。

  據了解,債轉股基金投資年收益率為5.2%,建行可獲得可觀的利息回報,有效化解建設銀行自身的經營壓力,降低不良率,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而山東能源集團則通過債轉股,將能源集團資產負債率由當前的73%降至67%,節約財務費用支出10億元,財務結構將得到有效改善,資本實力顯著增強,同時也有助于防范債務風險

  山東能源集團與建設銀行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合作,無論從對銀企雙方還是對社會,無論對當期還是對長遠,預期效果都比較樂觀。去年年底,山東能源集團資總額產2700億元,實現利潤23.6億元,盈利水平位居煤炭行業及山東省省管企業前列。截止今年2月末,山東能源集團資總額產接近3000億元,實現利潤14.5億元,預計全年可以實現利潤70億元,爭取達到80億元。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