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記者報道了魯能康橋小區內一家社區敬老院原本兩層樓加蓋成了四層,自2015年建設以來,因規劃、審批手續一直未辦出來,被界定為違法建設。28日,濟南市二期第三部分違建臺賬公布,該處被列入其中。30日,天橋區城管執法局聯合緯北路街道辦事處開始對其進行拆除。

  沒相關審批手續

  拆除需兩周時間

  30日一早,天橋區執法局一中隊及緯北路街道辦事處出動執法隊員100余人,出動油錘挖掘機兩臺,大型吊車一臺,協助山東明德物業拆除魯能康橋小區內的違建。上午8時,兩臺油錘挖掘機被運往樓頂,開始從上至下拆除違法加蓋的兩層建筑,現場不時有建筑物殘渣被運送下來。

30日上午,魯能康橋小區內,大型吊車將挖掘機吊上樓頂拆除違建。

  此處違建位于魯能康橋小區北門附近,包括兩處,一處是洗車房二層加蓋部分,另一處是洗車房北側敬老院加蓋的兩層。兩處違法建筑相互連通,可以從內部通過。

  天橋區城管執法局一中隊緯北分隊負責人介紹說,敬老院原來是兩層,擁有房產證和相關的審批手續。2015年7月份物業在原有基礎上加蓋兩層,洗車房上加蓋的部分計劃用作敬老院的廚房和餐廳,違建總面積約1900平方米。“因為一直沒有審批手續,被認定為違法建筑,預計兩周恢復原建。”該負責人說。

魯能康橋小區內,執法部門在樓頂拆除“社區敬老院”違建。

  據了解,因樓體目前已基本建成,且四層中僅上兩層是違建,拆除中容易損傷原樓體。因此整項拆除工作預計花費兩周時間,之后將恢復原有規劃設計。

  號稱建的敬老院

  卻打廣告要出租

  “本來想干好事,沒想到被歸為違法建筑,傷心了。”違建當事人國先生介紹,該建筑原來是小區開發商的辦公室,2015年花費630多萬購得后就想建個敬老院,規劃設計60個床位,都是面向小區內部,現在已經有65個報名的了。“加蓋投入200多萬,已經完工,就等著用了。沒想到三天前街道通知要拆除。”

  國先生介紹,三個月前他向房管局、民政局等部門提交申請辦手續,相關部門回復說等建設完成、消防驗收合格之后就給辦。“現在辦手續太慢,我想著先斬后奏。沒想到一直沒辦下來,后來被人舉報了,更沒人敢給辦了。”

  談及辦敬老院的原因,國先生說:“去年三月份我得了腦梗,現在說話還不利索。就想做好事,回饋社會。沒想到最后成了這樣。”國先生說:“我們同意拆,該拆就拆,不要緊。拆除之后具體怎么安排就看領導指示,我也不清楚。”

  和國先生的說法不同,之前該違建舉報人張先生稱,近期眾多業主在朋友圈里看到物業公司對外出租該棟樓的廣告。“按平方出租,看了廣告我們才知道他們是為了盈利。”

  確有老人報過名

  之后就沒消息了

  丁先生去年12月份在社區敬老院給家里人預定了床位,但是之后聽說是違建,就去別的敬老院了。丁先生介紹,當時只是登記報名,也沒交什么費用,具體標準負責人也說建好了再定。另一位業主張女士說:“當時看到房子上掛著敬老院的牌子就報名了,但是之后就一直沒消息。我們也不知道什么情況。”

  “我覺得他是以敬老院當做幌子,把房子建起來,等成了既成事實后,政府也就沒辦法了。”丁先生說。對于拆除違法建筑,丁先生表示:“這是好事,違建都是物業公司強干的,滿足了少數人的利益,卻侵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天橋區城管執法局一中隊緯北分隊工作人員表示,小區內洗車房、社區敬老院上面加蓋的兩處違建從去年就不斷接到群眾的舉報,反映加蓋影響小區綠化美觀和采光,也給他們出行帶來不便。“我們之前通知建設方補辦許可手續,限期整改,但是手續至今也沒有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