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十三五”內貿流通發展規劃》日前出爐。《規劃》提出,到“十三五”末,全市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力爭突破16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2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5000億元,網絡零售額突破1000億元;億元以上商品市場達到60家,交易額達到1100億元;年銷售額超10億元商貿流通企業突破40家,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環渤海南翼的現代商貿流通中心。

  □零售、批發業:

  依托口岸功能確立批發業戰略產業地位

  在零售行業,將充分利用不同區域文化、歷史、旅游、體育等資源稟賦要素,融合餐飲、休閑、娛樂、文化等行業,打造零售業在不同區域的獨特個性。同時,通過零售業集聚發展的牽引作用,結合城市發展空間,在市區逐步形成1個市級商業中心、2個市級商業副中心、6個區級商業中心、40個社區級商業中心等不同層級的商業格局。

  在批發業領域,將立足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依托口岸功能,確立批發業戰略產業地位。為此將引進一批國內外大型商貿企業在我市設立營銷總部、采購中心、物流中心;鼓勵國內外企業在我市設立永久性商品展示、發布和交易中心;扶持培育批零和內外貿結合的大批發商,爭取培育2-3個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批發企業(市場)。

  同時,加快農貿市場向商超型轉變,探索建設“公益性”農貿市場,逐步實現農副產品批發與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方式的有效對接。

  □餐飲、民生服務業:

  逐步培育“煙臺海鮮”餐飲品牌

  在餐飲行業,將突出打造地方海鮮餐飲品牌,形成具有區域輻射力的海鮮飲食文化特質;鼓勵中式快餐企業實施區域擴張,支持餐飲廚房工程形成規模覆蓋。

  其中,將通過建設以海鮮文化為中心的餐飲零售主題廣場,打造海鮮捕撈旅游、海島休閑旅游、海族館等海洋體驗項目,定期舉辦有關海鮮、海洋主題的節慶展會活動,逐步培育輻射環渤海乃至全國的“煙臺海鮮”餐飲品牌。

  鼓勵發展以快餐和早餐為主的大眾便民餐飲,鼓勵中餐快餐、早餐連鎖企業壯大規模,引導藍白快餐、彭氏菜根香、佳德旺、方記面食等放心早餐龍頭企業發展各類早餐連鎖服務網點150個以上,更好地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為形成一批有效滿足居民生活服務需求、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和生活服務網點,保障和方便群眾日常生活消費需要。未來將積極推進市級“12343”民生服務平臺建設,整合各縣市區家庭服務資源,建設“12343”家庭服務中心50個、服務站300個以上,同時全面提升我市家政服務業的規范化、產業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水平。

  同時,以國家市場化養老試點為契機,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市場化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設立養老領域家政餐飲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建設居家、社區養老的家政、餐飲服務體系,健全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補充的市場化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電商、會展業:

  推廣大櫻桃網上銷售的成功經驗

  為加快電子商務行業集聚,將加快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二期和捷瑞電子商務園區建設,推動各縣市區建設改造園區、專業樓宇等產業承載區。同時,拓展跨境進出口應用范圍,鼓勵我市中小外貿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和自營平臺開展跨境電商,促進外貿轉型升級。

  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推廣大櫻桃網上銷售的成功經驗,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利用第三方銷售平臺或自營平臺銷售特色農副產品、水產品、手工藝品等。圍繞葡萄酒、果蔬、水產、黃金、食品等優勢產業,每個產業選擇幾家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骨干企業進行電商應用培育。

  在會展業領域,將以機械、電子、食品加工和現代化工等支柱產業為依托,積極開展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歐會議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加強與國內外行業組織和展會機構的聯系,吸引更多具有影響力的專業化品牌展覽會來我市舉辦。同時全力打造我市自主品牌展會,鼓勵有條件的展會申請獲得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

  為建設一批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滿足不同類型和規模展會需要的會展場館,市區重點抓好煙臺國際博覽中心配套設施建設,逐步擴大有效展覽面積;加快蓬萊、萊州、招遠等縣市會展場館設施新建或改擴建進度,增強場館承載能力。

  □商貿物流、農村商貿流通業:

  商貿物流配送、倉儲管理效率提高20%以上

  在商貿物流業,將圍繞建設全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和東北亞綜合國際物流樞紐的戰略目標,提高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組織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商貿物流配送效率和倉儲管理效率提高20%以上。

  其中,將依托中心城區和大型商品集散地建設一批集散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提升物流設施設備智能化水平、物流作業單元化水平、物流交易數據化水平和物流過程可視化水平。

  同時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推動商貿物流企業運用北斗導航、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智能化商貿物流網絡,建設智能化倉儲、配送系統,提高訂單處理、需求分析、數據安全管理水平,構建智能化商貿連鎖配送體系,打造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

  為改善農村消費環境,縮小城鄉差別,還將鼓勵大型骨干流通企業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參與并實施農村現代商品流通網絡建設,積極推進商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和直營連鎖店的建設,進一步方便城鄉居民生活。

  同時,鼓勵鄉鎮店、村級店依法引入煙草、郵政等業務,開展農副土特產品收購、農產品銷售、代售通訊卡、圖書資料銷閱等業務。探索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網”,推動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向農村發展。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