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4月10日開始,山東將組織近萬人次的執法隊伍,進駐1000多家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這是山東安全生產領域一次規模空前的異地執法檢查,也是全國規模最大、覆蓋行業最廣的一次安全生產交叉檢查。從4月11日起,大眾網記者將全程跟隨執法人員,直擊安全生產檢查現場。

山東安全生產大檢查系列報道①
中昌水泥暴露多處管理漏洞 燃爆隱患區安全設備形同虛設
大眾網淄博4月11日訊 在一家企業連軸檢查4個小時,查閱資料和現場檢查同步進行,現場曝光企業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給企業當場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教育課……這是棗莊安監局進駐淄博進行異地安全生產大檢查第一天檢查出的問題。4月11日,大眾網跟隨執法人員來到淄博采訪了解到,這家名為“淄博中昌特種水泥有限公司”(下稱中昌水泥)的企業,不僅在易燃易爆區域將消防池挪作他用,就連應急救援的滅火器一個也沒有布置。對于職工的健康保護,該企業也存在漏洞,有職工查出肺部異常,醫院建議復查,但企業時隔近一年無動于衷。
4月11日,執法人員在淄博中昌水泥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存在多處安全管理漏洞
易燃易爆的煤粉大面積堆積,附近消防栓里居然沒水,現場找不到一個滅火器
煤炭是水泥生產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燃料。為加快煤炭燃燒過程的化學反應速度,達到要求的燃燒溫度,形成生料煅燒成熟料要求的高溫環境,原煤必須粉磨成細粉,即煤粉。
據此次異地執法專家組專家介紹,由于煤粉容易燃燒、爆炸的特性,其制備、輸送、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易出現自燃或爆炸事故,煤粉制備過程中誤操作也存在誘發事故的因素,煤粉制備系統是水泥工廠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頻率較高的環節。
盡管煤粉的安全隱患如此之大,但在淄博中昌水泥的煤場(煤粉的儲存場所),卻暴露出諸多管理漏洞。
4月11日下午,大眾網記者和異地執法人員以及專家一同來到中昌水泥的煤場。經驗豐富的專家,一進煤場就對位于煤場門口一側的噴淋設備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噴淋設備開關上堆滿了一層厚厚的煤灰,而且即使調至開啟狀態,煤場上方的噴淋設備也不見有任何的水霧淋下來。
“這就說明,噴淋設備形同虛設,一旦發生燃燒或爆炸,起不到任何的滅火作用。”專家組成員李廷茂對大眾網記者說。除此之外,易燃易爆的煤場,應該配備一定數量的干粉滅火器,但在現場卻一個也沒發現。
更讓人感到害怕的是,在煤場室外,原本應該用來應急救援的消防栓里居然沒有一滴水,就連消防水池也被挪作他用。“一旦發生火災或爆炸,根本無法使用這些設備進行施救,人員安全也得不到及時的救援。”李廷茂說。
現場職工未戴防塵口罩,有職工查出肺異常被建議復查,但企業時隔近一年無動于衷
執法人員在中昌水泥生產線進行檢查時發現,該企業的現場操作人員普遍沒有佩戴防塵口罩。“水泥生產企業存在很大的粉塵污染,容易對職工造成粉塵傷害,如果不佩戴防塵口罩,職工得肺部職業病的可能性很大。”專家組專家韓立林對大眾網記者說。
執法人員和專家現場發現的這一問題,在職工職業體檢報告中得到了印證。
一份山東省職業病醫院體檢中心的體檢報告顯示,中昌水泥有一名職工存在肺部異常現象,即雙肺可見散在點狀小陰影。醫院建議進行復查后,該企業遵從了建議進行了第一次復查。但復查結果仍然存在異常,醫院給出了更加明確的復查建議:結合職業史,到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院復查。但對于醫院的第二次復查建議,企業在時隔近一年后仍無動于衷。
“醫院兩次建議復查,說明該職工很有可能存在職業病。企業應該盡快組織該員工進行復查。但從體檢報告來看,該企業時隔近一年,仍未對這名肺部疑似職業病的員工進行復查。”執法人員向企業負責人反饋這一問題,并提出了整改意見。
據了解,中昌水泥建于2002年,位于淄博張店區,法定代表人為王忠偉。該企業2015年年報顯示,中昌水泥三方股東分別為勝利油田營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淄博勝利乾慶物資經貿有限公司和李建華。該企業生產的特種水泥主要供給勝利油田和中海油。
看現場、查資料,一個企業細查了四個小時,執法人員現場曝光安全管理漏洞
今天,是棗莊安監局進駐淄博境內檢查非法違法行為的第一天,也是此次全省異地執法進行現場檢查的第一天。9個人的執法隊伍,進駐中昌水泥足足四個小時,查出的問題現場向企業和媒體進行通報。
除了上述問題,中昌水泥還存在的安全隱患包括:泄爆片屬于自己制作的,未使用有資質企業生產的泄爆片,存在安全隱患;煤粉倉沒有設置吸塵罩;煤粉倉現場除塵系統沒提供維護保養記錄等。
對于執法人員和專家現場檢查出來的問題,中昌水泥負責人未提出異議。
對于這些檢查出來的問題,執法組(棗莊安監局)現場向陪檢組(淄博安監局)進行了移交,由陪檢組對其屬地企業下達相應的執法文書,并且按照“當日事當日畢”的原則,連夜由該企業負責人確認后簽字,以便及時做出處罰,督促企業盡快整改安全隱患,防止發生事故。
“企業的隱患排查應該是企業自己的事情,負有不可推卸的主體責任,出了安全生產事故,首先要被追責。但由于部分企業過于重視經濟指標,而忽視了安全生產,出現了政府忙、企業閑的怪現象。”山東省安監局相關工作人員對大眾網記者說,此次組織山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異地執法,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通過避開“人情執法”,實打實地檢查企業安全隱患,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防范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李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