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也很優秀,可是為什么這次沒有入團?”近一段時間,山東的團干部與學生家長交流中經常聽到類似的疑問。入團名額縮減、入團要求提高,這并非團組織故意給學生和家長“添堵設障”。

  在山東,入團早就不是“填個表”“宣個誓”“戴個章”那么簡單。隨著共青團改革的持續推進,山東各級團組織針對當前部分團員先進性不夠、團員比例過高、“團青不分”等影響共青團生機活力的問題,“提門檻”“立標準”,逐步形成了團員發展管理科學工作體系,不斷增強團員先進性和光榮感。

  把好團員“入口關”,是加強團員隊伍建設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豆睬鄨F山東省委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改進團員發展和教育管理,保持合適的團青比例,用3年左右的時間將初、高中階段畢業班團青比例分別控制在30%、60%以內。

  2014年起,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加強新形勢下團員發展和管理工作,以把好團員“入口關”為核心,堅定不移地降低團員比例,提高團員發展門檻。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省初中畢業班團學比,從之前的72%普遍降至39%以下。

  過去,一些團組織入團程序不規范,上團課、支部研究討論、入團宣誓等環節隨意簡化,致使不少學生“稀里糊涂就入了團”。為此,團省委建立團員發展全程紀實制度,推出《團員發展寫實簿》,記錄每批團員發展全過程;規范入團介紹人制度,指導基層團組織開發課程、精心上好8節團課,要求基層團委書記與新發展團員談心談話;推廣支部大會無記名投票發展新團員,舉辦莊重的入團儀式,確保關鍵程序一步不省、步步到位。全省還對入團志愿書、團員證實行統一編號,建立新發展團員數據庫,團員管理工作更加規范。

  “現在,每一個新發展的團員名額都顯得彌足珍貴,團員的先進性得到了更好的體現?!鄙綎|省實驗中學團委書記牛文愷說。

  “領進門”,還要“帶好路”。讓團員更像團員,就要把團員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立起來,真正實現“思想入團”。

  團員意識教育的難點在于常態長效。為了克服“發展時很重視,發展后很隨意”等問題,山東各級團組織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式,提升團員對團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三會兩制一課”是團員教育的關鍵?!拔覀儓猿帧龝陂_,積極探索工作寫實制度、例會制度,創新編寫《基層團組織工作記錄簿》,記錄‘三會’開展情況,做到頻率、人員、內容、效果‘四到位’;堅持‘兩制’相結合,把‘團員評議制度、團員注冊制度’與評先樹優整合起來,構建完整工作鏈條,在年底或五四前集中開展,形成定期性的評價激勵,讓團員時時受監督、處處爭先進;堅持‘一課’有質量,推動團的領導機關干部走上講臺,為團員講團課?!弊筒﹫F市委組織部部長宋玲說。

  “下一步,我們將把工作重心從調控團員數量向加強團員教育轉移,面向全體團員扎實開展‘學習總書記講話做合格共青團員’教育實踐,不斷提升團員先進性和光榮感,以良好風貌和積極作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眻F省委書記陳必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