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即墨大呂戈莊600多畝大棚西瓜開始成熟上市,畝產6000多斤,批發價格每斤2元多,瓜農每畝凈賺1萬多元。當地為了培育特色農業,將注冊西瓜商標,并發展大棚采摘、瓜棚汗蒸等休閑項目,同時打造農業觀光事業,提升品牌知名度,爭取3年內打造上千畝的西瓜種植基地。
即墨大棚西瓜豐收,畝產6000斤
“老楊,你家的西瓜也好摘了吧?最近幾天價格挺好的?”“聽說這幾天價格還行,每斤兩塊多。”4月下旬,即墨大呂戈莊一村頭茬西瓜陸續上市,瓜農走在路上相互見面談論最多的就是西瓜。
走進瓜棚,一股熱流撲面而來,西瓜大棚里溫度卻達到40多攝氏度,正在勞作的瓜農身上雖然只穿著薄薄的外套?!白罱鼛滋祛^茬西瓜收購價每斤2元多,市場零售價格每斤在4元左右?!贝髤胃昵f一村瓜農楊風正樂呵呵地說,今年他一共種植了2畝大棚西瓜,畝產量能達到6000多斤,產量、價格跟去年差不多,除去大棚薄膜等成本,今年每畝西瓜能純賺1萬多元。

為了慶祝西瓜豐收,23日當天,在即墨大呂戈莊一村還舉辦第二屆西瓜節,現場歡聲笑語熱鬧非凡。據即墨段泊嵐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即墨大棚西瓜種植區主要集中在段泊嵐鎮地區,今年,他們當地一共種植了600多畝大棚西瓜,現在已經到了陸續收獲季節。下一步,他們將擴大種植面積,爭取3年內打造上千畝的西瓜種植基地,提高農業種植效益,增加村民收入。
據了解,即墨段泊嵐鎮緊鄰大沽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當地西瓜的口感清爽甘甜。為了保證西瓜的品質,在當地每個瓜農家大棚里的西瓜上都有一個專屬編號?!澳憧?,這個‘66’表示是出自我們村的66號大棚,‘11’意思是在上個月11號授粉?!睏铒L正指著一個西瓜上的編號說,大棚內西瓜在采摘前10天左右就在西瓜表皮刻上身份編號,市民可以根據西瓜上的編號追溯到西瓜的具體出處。據了解,大呂西瓜上市前都要經過檢測,瓜農必須持有當地農業部門出具的產地證明和自檢證明才能銷售給水果批發商,進入水果批發市場后,還要再進行一次檢測,確保安全后才能銷售。
引近西瓜試種,許多村民質疑
在即墨有許多特色農業品牌,除了大呂西瓜,即墨喬家屯、太祉莊也有西瓜種植,但是為何大呂西瓜能夠一枝獨秀,這還得從2000年說起。在2000年以前,大呂戈莊一村還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莊,農業主要以種植農作物為主,農業效益并不高。就在這一年,當地政府為了提高農業種植效益,為村民增收致富,從濰坊昌樂引進西瓜品種讓村民種植?!昂芏啻迕駥ΨN西瓜質疑很大,以前沒種過,萬一種不好咋辦?即使種出西瓜能賣出去嗎?能賣個好價錢嗎?”楊水澤說,面對村民的眾多質疑,當地政府不斷鼓勵釋疑,并且承諾只要種植大棚西瓜可以免收5年的土地承包費。即使這樣,村民還是猶豫不決心里犯嘀咕,沒人敢于大膽嘗試西瓜種植。最后,經過不斷做工作,有30多戶村民同意種植大棚西瓜,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大呂戈莊一村村民開始在地上建大棚、接水管,為了就是能夠種出好吃又好賣的西瓜。其中,今年47歲的楊水澤就是第一批種植大棚西瓜的敢為人先者?!耙菦]有我們這批人,就沒有大呂西瓜的今天?!睏钏疂苫貞浾f,當地種植一輩子莊稼地的村民對西瓜種植一竅不通,育苗、移栽等等過程一概不知。當地政府就請來專業技術人員走進村民的大棚,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種西瓜,靠著技術員的指導,村民也是趟著石頭過河,不斷在摸索西瓜的種植方法。第二年,2001年全村種植的第一批西瓜上市,令村民意想不到的是,當年種植的西瓜品質非常好,銷路根本就不愁?!暗谝荒?,我一共種了4畝大棚西瓜,全部銷出去了,總共賺了2萬多。”楊水澤說,其他村民看到種植大棚西瓜這么賺錢,于是紛紛開始建起大棚進行種植。就連附近的大呂戈莊二村和大呂戈莊三村的村民也躍躍欲試,到大呂戈莊一村“取經”學習西瓜種植技術,開始發展大棚西瓜種植。

楊水澤坦言,大呂戈莊一村種植大棚西瓜十幾年來,銷路不愁、價格一直很平穩,每到西瓜成熟上市的季節商販就會趕來收購。如今,他們村的大棚西瓜種植面積發展到300多畝,加上周邊村莊,大呂西瓜的種植面積達到600多畝。2014年,村莊成立了青島鄉源西瓜專業合作社,對周邊西瓜種植戶資源進行整合,幫助瓜農拓寬銷路,提升種植技術從而提高西瓜的品質,對大呂西瓜的發展錦上添花。據青島鄉源西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洪同介紹,如今,大呂戈莊一村大棚西瓜年產值800多萬元,帶動農民增收十分明顯。
說起大呂西瓜,不得不提西瓜上的“身份證”。在每個大呂西瓜上都刻有一排數字,代表著西瓜授粉日期和種植大棚,做到質量可追溯?!?005,有一個城陽商販來我棚里收西瓜,他看到我們在西瓜上刻上授粉日期,于是建議讓我們連種植大棚號也可在西瓜上?!睏钏疂烧f,雖然商販的建議只是可以讓收購的品質稍差的西瓜找到種植戶,但是他卻認為這無形之中也讓大呂西瓜品質的得到保證,既然都敢在西瓜上刻上“門牌”就不怕西瓜的質量不好。楊水澤認為在西瓜上刻身份也是促進大呂西瓜發展的助推器。
西瓜帶動增收,許多瓜農進城買房
其實在大呂西瓜的發展史上,規?;N植、大力度宣傳也功不可沒。從2016年開始,大呂戈莊一村就開始籌辦西瓜節,讓市民增加對大呂西瓜的認知。隨著大呂西瓜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瓜農腰包鼓了起來,一個大棚一年賺個三五萬不在話下,許多瓜農在城區買上房、車,生活越來越富足。大呂戈莊一村也成為周邊十里八鄉的經濟富裕村。
楊水澤說,種大棚西瓜雖然賺錢,但是那種辛勞確實常人難以忍受。一年365天,幾乎天天都要在棚里勞作,沒有一天能偷閑。寒風怒號、折膠墮指的冬天,大棚里的溫度到達30多度,尤其是棚內濕度大,瓜農基本都是穿著汗衫在棚里勞作。但是到了赤日炎炎的夏季,棚內的溫度達到40多度,瓜農身上的汗衫、短褲都能擰出水。瓜農坦言。由于長年累月在棚里勞作,在高溫悶熱環境下,皮膚黝黑雙手粗糙。村民自嘲道,走到大街上看見哪個人的臉黝黑,這個人肯定是個瓜農。
據了解,段泊嵐鎮將以大呂西瓜種植為依托,將大呂西瓜注冊商標,并發展大棚采摘、瓜棚汗蒸等休閑項目,同時打造農業觀光事業,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是,僅僅靠鄉鎮、村莊的力量很難做大一個品牌,還需要相關部門的政策扶持引導,將品牌進行標準化建設,完善服務體系,建立農業標準。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