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神奇的道路。此路位于槐蔭區閆千戶小區四區和二區之間,南北有三條車道,中間一條略寬約為六米。南北兩側緊挨商戶,所以這兩條車道為四米左右。

  記者通過軟件測算,這條道路東西長為430米。就在這不足一里的道路上,記者數了數一共停了267輛車,放眼望去都是車,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公共停車場。尤其是中間這條路,兩側都停滿了車,路中間留了不足3.5米的過道,估計消防車長了翅膀才能進來。

  這條路大名叫啥?你根本在地圖上查不出來。不過記者從豎立在道路東側盡頭的一塊小區微循環的牌子上才知道這條路的名字——鐵路北路和鐵路南路。

  附近居民說,這條不起眼的路來頭不小,它原本是張莊路到軍用機場的機場專用線,但已廢棄多年,鐵路軌道拆除后形成了現在的道路。所謂的軍用機場即濟南西郊機場(又稱張莊機場),該機場始建于1938年8月,系日軍為侵略中國而建。現在興濟河橋上仍舊矗立著兩座巨型石墩,只是上面的鐵軌不見了。

  記者仔細觀察這267輛車后發現,停在這里的車絕大數是私家車,其中魯A牌照的占到99%,剩余的還有魯J和魯V等地的車,還有少數小卡車等。

  除了擠滿了各種各樣的私家車,附近居民各種花式占車位方法也是讓記者大開眼界,什么空車架子、車輪胎、電動車占車位、鐵茶幾、遮陽傘架子齊上陣,估計家里不用的大家伙都用上了。

  記者了解到,小區居民如此絞盡腦汁占車位無非就是車位少而已。據悉,2012年閆千戶小區私家車已達1300余輛,導致小區交通狀況一片混亂,當年底就開始了小區微循環改造,其中鐵路南路等5條東西向道路重新畫線,鐵路北路等道路設置單行,即便如此也僅能容納160輛車。

  將近五年時間過去了,閆千戶小區肯定又增加了不少車,如何解決小區車輛與停車位的矛盾確實值得有關部門深思。不過好消息是,正在修建的地鐵R2線此前做出了調整,此前的西二環站點取消了, 在后屯站與緯十二路站之間增設了閆千戶站 ,坐地鐵的多了,開車的就相應少了,這對緩解小區停車問題或許有所幫助。(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 實習生 高鵬飛)

兩側道路停滿了車,剩下不足3.5米
茶幾占位法
空車架子占位法 
輪胎占位法